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32|回复: 31

[原创] 论宇宙某一生命行星一特定物种起源之--------黑虫孵化过程中某一环节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9 00: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照我的惯例,标题要起的触目惊心,而且要又长又臭,哈哈哈哈

知道大家都不喜欢看纯文字,我也不喜欢,躺床上翻了会儿书实在是睡不着,女儿到是开始呼噜了,拿出手机写个随笔吧,当是给自己的消遣,呵呵,当然发贴的经验不能白骗,也谈一点黑虫孵化过程中某一个环节理论的设想,手机码字辛苦,既然点进来了,就都顶顶吧


童年时代,也基本在6岁左右的到父亲朋友赠送的一只黄蛉盒,从此开始喜欢上铃虫,基本整个小学和初中时代都以小型蛉虫的饲养为主,主要因为相对靠零用钱过日子的我来讲价格比较亲民,高中后读书较忙,只能利用暑假玩玩夏蝈蝈和蟋蟀了,此间人生中第一只蛉盒也失踪了。工作后开始有了自己的收入,渐渐对冬蝈蝈产生了浓厚兴趣,此阶段的“教育\"投入比较多,说白了就是学费嘛,最终痴迷,以致开始自己孵蝈蝈,在没有暖气供应的南方又是没有任何经验可言,冬季自己份蝈蝈还是要动不少脑筋及有一定难度的,不过好歹是成功了。至于品质,那是其次了,过程享受过了,结果真的不重要,冬天孵的蝈蝈主要是送给亲戚或邻居的孩子了,听叫的蝈蝈依然是买的,买了新蜕自然回来帮它顶顶肚子,黑虫作为食物附带进入了家门,其实早先抓蟋蟀时对油葫芦是非常反感的,油光光黄不溜秋象蟑螂,本人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害怕蟑螂,畜养油葫芦跟畜养杜比亚于我来说没有区别,因此没有蝈蝈作为媒介,黑虫进家门是没有任何可能的,而最终让我主动改变对黑虫偏见的却又是油葫芦本身,最戏剧性的是,起关键作用的那条虫还是条激素虫。。。。。。。。。。。。一旦温度上升,该虫就六足抽促,。。。。。。。。。。随后开始挂蛉鸣叫。。。。。。。 而且不分昼夜,悠还特别特别多,不自觉的就没把它给蝈蝈顶肚子,逐渐也将它当成了我鸣虫畜养中的一员,随后更是添置了黑虫葫芦,而黑虫本身由于人工定向选育,体色上也较野生黄脸漂亮,黑虫的身影开始逐渐在我心底发酵最终沉淀,对于黑虫的畜养列入了常态,正象有一位论坛朋友分析的一样,开始小型蛉虫,随后是蝈蝈,最后是油葫芦,其后是自己繁殖油葫芦。。。。。。。。。我还就真真是如此走来的,自己繁殖油葫芦又是因为接触到了红玉眼之后,被它们帅气的外表所吸引,在北方或许是常见,在上海还真的不好找,于是正式开始红玉眼的繁殖计划,但种虫真的不好找,开始我也不懂行规,甚至发帖求种,几次碰壁后终于明白,原来这是份家的最高机密,有了他的种,你就等若拥有了他的全部,而如果你又用于商业用途,那是跟他抢饭碗了,如果我开始就知道这规矩,也许就不会作求种的尝试了,而也正是起初的无知不断的向论坛朋友求种才最终如愿获得了红玉眼的亲本,在这里再次感谢两位朋友,他们没有将此人工选育的奇迹作为一种机密而藏私,而是作为了朋友的一种常规交流,当然拒绝我的朋友我也不会表示反感和另眼,毕竟这也是对提供其种源的朋友的一种承诺,经过将近一个月的交配和产卵过程后现在也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卵了,真的很盼望这批小家伙的出生,对于黑虫卵的处理也翻阅了不少精华以及发帖询问,的到的答案是可以直接加温,但出虫不齐,也有老师傅告知老籽出虫直接加温出虫时间不会相差太多,而前阶段又的到猫仔饭朋友赠送的贺虫卵并且自己操作后,简单作了下归纳和分析,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设想,同一批产的卵,在直接加温孵化时,出虫先后的差异应该是不大的,而不同批次卵如果同时直接加温度的话孵化先后差异是会出现差异的,这一点设想如何得来,要从孵化白虫说起,孵化白虫我是采用自然温度孵化,因此出虫时间和室外是同步的,而在观察中发现由于自然温度下蟋蟀产卵后气温已经开始降低,而按照积温性孵化的品种来说,已经低于有效积温的下限温度了,积温是不起作用的,卵是滞育的,但此时受精卵并没有停止所有工作,受精卵在进一步的膨胀,进行细胞的分裂,部分先产的受精卵已经开始膨胀,而后产的卵也在安批膨胀,但即使是最早产的卵在春天到来前也不会形成眼点等具体器官,在上海蟋蟀是一年只发生一代的,很少有若虫越冬的(也确实有个例,如杭州所谓的梅鸡,在五月中旬就成虫了,这就是若虫越冬的个例,在上海也有。)这可以视为物种的一种保护机制,达到一定温度时,卵只发育到一定阶段,接下去的发育进程要等有效积温区间达到时再开始进行,因此我将这个物种卵越冬滞育的点称为滞育点,即在没有条件满足前,无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发育过程到这个滞育点,就同时停止了,所以我假设进过冰箱的虫卵出虫齐的理论原理就是让不同批次的卵同时达到滞育点,而再此加温后大家等于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积温的步骤了,因此即使不同批次的卵也能因为滞育点这第二起跑线而拉小了孵化间隔的差距,我今年黑虫卵的收集真是建立于此设想,我把不同批次的卵分开保存,如果同批次间的卵孵化的时间差异很小的话就证明了这一个设想的成立,以后要控制黑白虫出虫时间的差异就可以从源头上来进行控制了,只要用同批卵,别怕出不齐。当然这一点对份房无效,毕竟出虫数量摆在那里,不可能具体入微的来如此控制,个人兴趣性孵化应该是可以运用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论设想,随着温度的回升将会的到具体的实际数据,我想应该与实际是不会有太大出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0: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几年前第一次孵化蝈蝈时候的照片,当时是发布在蟋蟀论坛上的,有一位朋友转到青鸟的,而我是在11年注册青鸟时无意翻老贴翻到的,当时自己都很意外,都已经"事隔"6年了,呵呵,第一次的成功真的得来不易,呵呵








占楼补充内容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占楼再补充内容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0: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够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0: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算沙发了 慢慢来吧不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0: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老糊于2012-05-09 00:38发表的:
不算沙发了 慢慢来吧不急,,,,,,,,,,

原来老糊半夜也在翻煎饼,没睡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3: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阿加门农) 的帖子

楼主码字辛苦认真拜读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6: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读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7: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9: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你的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