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认为评价一条红子的好与坏是比较复杂的,音儿的多与少只是一方面,还要听叫得水不水、慢不慢、错的多少、节奏感的强弱、嗓筒的大小以及有没有严重的行为问题(长期笼养环境下,一点毛病没有几乎不可能,只是过枝子会因笼中的压抑而偶尔表现,大多数雏子则是机械而疯狂的重复和发明毛病)。另外,我认为长相在选鸟的条件中也是很重要的,并不赞同有的朋友所说:红子只要有音、能叫,就是个肉丸子也算好鸟的说法,与此相比我可能会选条音少些,但却刀斩斧齐的,不仅是好看,更说明它身心健康。
窝雏子与过枝子有本质区别,如果有同样的几道音儿,相信过枝子的价格会不只翻一翻,当然现在的过技子好音多的很少了,好枝子的音质是雏子无法比拟的,就好比不懂中国话的外国人模仿着唱中国歌曲与中国人用母语唱歌的区别一样,多说无意,一比便知。虽然都是一种鸟,同是跟师鸟学出来的,但是人的排鸟手法是很不自然的,在雏子成长过程中缺少或根本没有与成年同类互动交流的过程,必然造成理解与模仿的巨大区别;红子之间的长相区别并不像靛颏那样直观,但比较之下过枝子更好些,一亮身条就显得硬朗,孜孜哈哈一出能透出那种霸气,这就是为什么养得再熟的过枝子也不会被看成是窝雏子,而窝雏子看上去似乎孱弱了许多,据说寿命也会比前者短不少(罕有活过八年的,自认为通常也就五六年),这都是人为造成的先天不足,必竟长期以来我们的饲养技术只能将它养大、养活,却不能将它养得与野鸟一样鲜亮且饱经历练,我总觉得窝雏子的可爱就在于有种“豆芽菜”的感觉,毛病却是只有你想不到的,而没有它办不到的。大家需要认识到一个问题,绝大多数由人养大的红子并不会因为你把它从小养大而变成小猫小狗一样的宠物,它依然是一只野生动物,同样会有野性,并且时常发作,比如“上性封手”,我并不认为那是一种喜欢、亲近人类的表现,只不过它不是狮子老虎而是一只小小鸟,由于红子是种顽劣而好奇的山雀,我认为种种行为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笼养状态下心理变态而造成的。相反,过枝子除了叫啾啾的时候不是一般的响亮而且理直气状以外,在正常的饲养手法下,其他的毛病要比窝雏子轻很多,这就已经够烦人的了!
以上的“费话”并不是在阐述玩雏子是多么的不可救药,而是想说对于大多数需要披星带月外出谋生的朋友来说,如果有时间保证,只是想体验其中过程,充实养红子的经历也未尝不可,但大家还是放弃买别人的老雏子,甚至是要排雏子换钱的想法吧,这会让经验不足者的养红子之路倍感挫折。我想只有两种可能除外,第一,你有一条例外的雏子,性格超好;第二,你是一个例外的玩主儿,手法过人。
最后,想请大家讨论一下关于溜红子的意义与手法。。。。。。
(注: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