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6-17 22: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龟背竹栽培容易,为了缩短生长周期,提高观赏效果,养护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怕强光暴晒。龟背竹是典型的耐阴植物,规模性生产须设遮荫设施,可用50%遮阳网,尤其播种幼苗和刚扦插成活苗,切忌阳光直射,以免叶片灼伤。成型植株盛夏期间也要注意遮荫,否则叶片老化,缺乏自然光泽,影响观赏价值。
畏空气干燥。龟背竹自然生长于热带雨林中,喜湿润,但盆栽土积水同样会烂根,使植株停止生长,叶子下垂,失去光泽,叶片凹凸不平。浇水应掌握宁湿不干的原则,经常保持盆土潮湿,但不积水,春秋季每2~3天浇水1次。盛夏季节除每天浇水外,需喷水多次,以保持叶面清新,悬挂栽培应喷水更勤。冬季叶片蒸发量减弱,浇水量要减少。
薄肥勤施好。龟背竹是比较耐肥的观叶植物,为使多发新叶,叶色碧绿有自然光泽,生长期每半月施1次肥,施肥时注意不要让肥液沾污叶面。同时,龟背竹的根比较柔嫩,忌施生肥和浓肥,以免烧根。最好使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和20-20-20通用肥,对龟背竹的生长更为有利。
需绑扎整形。龟背竹为大型观叶植物,茎粗叶大,特别成年植株的分株时,要设架绑扎,以免倒伏变型。待定型后支架拆除。同时,定型后茎节叶片生长过于稠密、枝蔓生长过长时,注意整株修剪,力求自然
楼主的这棵龟背竹是灰斑病.又名叶枯病,为龟背竹的常见病害。发病严重时,能引起叶片枯死,影响观赏。
症状:叶片多从叶缘或损伤处开始发病,初期出现褐色斑点。随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呈灰褐色至黑褐色,上生稀疏黑色小点,病斑可相互融合成片,最后腐烂枯死。
传染途径:该病由大茎点菌(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寄主植物残体上存活。通常室内温度偏低或受到烟熏、虫害后发病较重。该病多发在老叶上。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控制室温,及时防治害虫,剪除病叶或叶片的病组织,集中销毁。
2、药剂防治 可喷洒0.5%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