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80|回复: 40

[原创] 鸣虫大小与其起翅高度角的关系  (申请加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5 18: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鸣虫大小与其起翅高度角的关系
                课题背景
     因为我从小就对鸣虫有很浓厚的兴趣在多年对鸣虫的饲养与观察中发现不同种类的鸣虫的大小不但不同而且与其起翅高度角好像有什么关系所以想通过这次研究来证实这一观点。
      这里所指的高度角是指鸣虫从不鸣叫到鸣叫时其背区与侧区的交接处也就是中脉(M)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有的鸣虫 起翅角取的是区间值。
蚂蚁蛉.jpg
小黄蛉60-65.JPG
金蛉子60.jpg
中黄蛉75-80.jpg
大黄蛉80-85.jpg
马蛉俯视.jpg
竹蛉俯视.JPG
绿金钟.jpg
南金钟45.jpg
蟋蟀45.JPG
油葫芦侧面30-35.jpg
花镜侧面30左右.jpg
扎嘴5-10.jpg
蝈蝈2-4.JPG
QQ截图未命名.jpg
IMG_6945[1]-1.JPG
发表于 2009-6-5 18: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18: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牛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18: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8: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研究的好辛苦,版主给加个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19: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的研究。感觉蟋蟀科的和螽斯科放在一起不合适。蟋蟀科的起翅高度角较高,以青竹为最,螽斯科的起翅高度角通常较小,有的基本是水平摩擦,建议分开统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19: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陈老虫于2009-06-05 18:57发表的 :
我研究的好辛苦,版主给加个精吧。。。。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9: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互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19: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原生态于2009-06-05 19:11发表的 :
   有意思的研究。感觉蟋蟀科的和螽斯科放在一起不合适。蟋蟀科的起翅高度角较高,以青竹为最,螽斯科的起翅高度角通常较小,有的基本是水平摩擦,建议分开统计。

我刚想说呢,郁闷。

其实鸣虫起翅角度和种类的关系最大。钟蟋,树蟋都比较高。近90度。

金蟋 片蟋大约75度。

奥蟋类超过70度。

蛉蟋类大多也接近70度。红头墨除外。

地栖的多在45度到50度。

螽斯不存在起翅这个概念,螽斯说的是横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19: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鸣虫叫声角度研究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