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儿啥都有个分类 红子也不例外
大体上分;窝内雏子窝外墩儿 齐毛热儿 隔年枝儿 趴过窝的老拍子
_
雏子、需要填食、押音儿,否则没音儿,给红子押口儿俗称“排”。
树墩儿、不需要填食,可以押音儿也有自带音儿(如果老鸟儿有音儿)。
热毛儿、已经过了学口儿期已经押不上言语,但音儿还没完全翻整。
枝子、音儿已整。
拍子、老鸟儿。
|
出身不同 养法也不同
除了雏子,之后各时期的鸟儿都不会封手(亲人的举动),哪怕只填过一天也叫“雏子”,其行为也会“雏子”。
树墩儿同雏子一样要教它学音儿,同时树墩儿又与雏子不同之处是树墩儿有自带口儿,如果产地老鸟儿叫的够听,也有偏大树墩儿等其自翻口儿的。
大树墩儿又同小热毛儿有相似之处,音儿还都没翻全,最忌入群与横鸟顶口儿,容易把原有的音儿顶花,这又跟当年排好的雏子是一样的养法了。
枝子音儿已基本瓷实,但由于还没经过“掐对儿”的实战演练,兴头无法与老拍子比拟。
红子这鸟儿雏子跟枝子一样,很讲究“产地”,枝子产地关乎于是否有音儿、有什么音儿。。。雏子的产地则决定雏鸟儿是否能抓音儿。产地不对,“白忙活”则顺理成章。
一般来说只有“有音儿”或曾经“有过”音儿的产地出的雏子,才有可能抓上言语。。。早年间抓雏子讲“头窝”,一方面是为了教师鸟的兴头正好在雏子抓言语期间保持旺盛。另一方面呢,就是能抓音儿的大拨儿产地的出雏儿时间,要早于废物产地。
_
现在排鸟儿大多用盘,基本上已经不再牵扯“教师”兴头问题了,但“产地”的节气性还是存在的。。。所以,早拨儿雏儿会贵于之后的雏鸟儿的原因所在也就在于此了。
个人浅见与同好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