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4-30 09: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谈一下雏鸟由亲鸟哺喂到学习自己采食期间的特点:
就雏鸟生长规律,其体重的变化是呈S曲线增长,即logistic生长曲线。在离巢前体重将达到一个峰值。此后略有下降、并保持平衡。由于其主要营养代谢由生长需要转为维持需要,故而其食量也会下降。此时的嗉囊也会相对收缩,无须装满大量的食物,以便适应将来的飞行。至于此期间叫声变得沙哑或无声,从观察来看都有此现象,只是或轻或重罢了。首先,雏鸟连续的叫声是刺激亲鸟引起哺喂的欲望,可能是此时雏鸟不需亲鸟的过多哺喂吧,此外即将离巢或正值离巢,尚无良好的飞行能力,减少叫声或许可以减少天敌的注意,也许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吧。
而人工喂养下,此期间的日粮配置与合理的饲喂方法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之一。雏鸟的饱感度是嗉囊的充盈程度决定的。而是否满足其营养需要并非完全取决于其充盈度,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所配制食物的能量、蛋白质等的浓度。期间嗉囊收缩、囊壁增厚,以便由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转为适应完全自然采食的食物。因此此期间饲喂的食物浓度应逐渐增加。本人的方法是将食物调配后可捏成柔软的小团,粘点水填喂。这样可增加养分的净摄入量,又可使嗉囊不充盈,而有饿感。进而可促使其学习自己进食。
至于搂主所诉,腹部(或是胸腔)起伏,因没有直观所见,不好判断。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