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65|回复: 43

[艺人] 拜访天津北笼艺人张文华师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1 2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直喜欢饲养绣眼,靛颏。养绣眼,喜欢江浙绣笼,养靛颏,偏爱靛颏北笼。出于个人偏好,尤其感觉蓝靛颏笼子,大气,那托盘留青面积大,上色后非常有韵味。去年春天从身边鸟友家看到一对天津张文华师傅靛颏笼,仔细观看后,比例协调,做工精美,很是喜欢。不多日通过天津鸟友订制张师傅两张靛颏笼,春节前终于完工了,趁春节之后工作闲暇之际,到天津访鸟友,逛鸟市,取笼子,友人带我走访了张文华师傅。

张文华师傅家房间很宽敞,一进门就是几垛半成品竹圈,颜色很老。工作台摆满大小工具,并不凌乱,台钻等等大小工具就摆放在周边。简单攀谈几句,迫不及待的观看起为我定制的靛颏笼,的确外形秀美,竹料从选材到打磨都很到位,且每一个细节处理的非常精细,足见张师傅笼艺以及严谨的作风。

因为张文华师傅,是北笼名家--刘乐民的徒弟,所以我非常感兴趣的和张师傅攀谈起乐民师傅他俩的事情。经再三请求,张师傅讲述了他的拜师学艺经历。
张文华很早就喜欢养鸟,早年上山下乡,返津后浓厚的鸟文化氛围更使他对笼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偶然间与刘乐民师傅结实,二人年龄相仿,一见面很投缘。不久,就成为乐民师傅家的常客,兄弟相称,无话不谈。渐渐的张文华被乐民师傅精湛的制笼技艺感染,萌生了拜师学艺的想法。某日,心情忐忑的向乐民师傅讲明心愿。乐民师傅听了,笑着说:“这手艺可不是短期能学成的,且非常辛苦。”张文华坚定的回答:“对于笼具,我已经达到着迷的地步,我是真心想学,我觉得我能行。”话虽不多,字字肺腑。随后是二人短暂的沉默,当日乐民师傅未置可否。
不多日,乐民师傅打来电话,叫张文华一起买竹料,张文华大喜,拜师的事情乐民师傅认可了。

学徒初期,张文华一周几乎有四五天呆在老师家里,在师傅家只允许看,听讲解要领,晚上回自家上手练习,这个过程坚持了一年多。张文华掌握了基本的制笼技巧,开始在自己家里独立操作练习,遇到解决不掉的问题,当即就拎着笼子跑到老师家,乐民师傅都会亲自帮助修正。师徒二人,一个不厌其烦的倾心传授,一个认真刻苦的努力学习,又是一年多过去了,乐民师傅对张文华的笼艺满意度渐增。

又一日,乐民师傅对张文华说,“我最近制作两张笼子,送给你。”这么贵重的东西,张文华哪敢轻易接受,就有谢绝之意。乐民师傅接着说:“你就别推脱了,这笼,一为你今后制笼之参考,二为你我情谊之纪念。”张文华没有再推脱,心中感动不已。
多年以来,乐民师傅非常关心张文华以及其他徒弟们。但凡发现可以升级换代的工具或材料,多是师徒几人一起去购买,大到台钻,小到钢锉,砂纸,都是同步升级。每每谈到乐民师傅,张文华总是感念师恩,用他的简短的话说:“乐民师傅带我走进了笼艺生涯,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张师傅前些年因为帮助照顾外孙女,所以占用了太多制笼时间,作品多被本地熟人收藏。从去年秋天外孙女上幼儿园了,张师傅才得以有充裕的时间制作鸟笼,但仍不忘频繁的去看望九旬的父母双亲。张文华师傅家族中长寿者众多,在此,我们也真心的祝愿张文华师傅笼艺之树常青。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21: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附照片 请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1 21: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1 21: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1 21: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1 22: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诚艺精,作品的确堪比刘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1 22: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22: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各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1 22: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1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