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4-10 23: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赐教不敢,大家一块学习
化工泥是指在不是紫砂的泥料中或者純度很低的紫砂泥料中通過加入化工原料冒充紫砂。這和紫砂調入色劑不是一樣的概念。。
天然的紫砂壶与化工料的壶有以下几大区别:
1;天然紫砂壶腥味少,泡几壶之后基本消失,但是一般化工料的壶有腥味,而且很难消除。
2;天然紫砂壶颜色不会太鲜艳,而且给人感觉更古朴,但是许多化工料的壶经过色素加工,颜色会更加鲜艳。
3;天然紫砂壶手感丰富,有细砂的痕迹
4:同样的泡茶后放壶里几天,加了化料的壶就容易变质.而天然紫砂壶里的味道就基本没有什么改变
补充:
以紫砂来说,加化学剂来改变效果,应该是在1920年前后,就有紫砂泥中添加金属氧化物着色剂的先例,但早在明代时瓷器就以进口氧化钴使用,如明清花就是。本山绿泥加入白泥和氧化钴成为墨绿泥,紫泥中加入氧化锰成为拼料泥,呈紫中泛蓝色等。至民国后,已是较为常用的配制泥料的方法之一,以增加、丰富紫砂质感品相及效果,紫砂茗壶随窑炉烧成温度的变化,会产生深浅浓淡不同的色泽,如茗壶中需加入的金属氧化物一般不宜超过千分之五,否则茗壶使用时间一长,壶表面会产生龟裂纹。
从化学方向来看,各类无机物金属物的熔点都越千度以上,而应用于紫砂的呈色剂,当然还有很多。而一般来说,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其烧成色都会以浅色的状态呈现。
这里简单说一下一般一些加化学的泥料:
本山绿+氧化钴=墨绿泥 (氧化钴:分子式:CO2O3•CoO。性状:无嗅无味,渐溶于热盐酸及硫酸中,露置空气中吸潮但不生成水化物,不溶于水,加热到950℃变成CoO2。)
本山绿+铬锡黄=枇杷泥、葵黄泥、赤鳝泥、黄金桂花泥等等
本山绿+铬绿=菜茄泥 (氧化铬绿:性状: 深绿色粉末,有金属光泽,密度5.21g/cm3,熔点2266,沸点4000,不溶于水和酸,可溶热的碱金属、溴酸盐溶液中,对光、大气、高温及腐蚀性气体稳定,遮盖力强,具有磁性。
紫泥+氧化锰=褐色泥 (氧化锰:不溶于水,溶于酸和氯化铵。在空气中加热易转为其它高价氧化物,如: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等。较难还原,在惰性气体中熔融不分解。 熔 点:1650 ℃ ,3400℃时解离升华。)
紫泥+氧化钴+氧化锰=黑色泥洑东红泥+铁红粉=朱红泥 (铁红粉:学名为氧化铁红,不溶于水,溶于盐酸、硫酸,微溶于硝酸和醇。熔点为1565度(分解))
洑东嫩泥+氧化铁=小红泥 (氧化铁红:性状,深红色粉末,耐酸、耐碱、耐热,化学稳定性好,有良好的着色力和遮盖力。熔点1565℃)
紫砂壶烧成一般是在1180度左右,注入化学成分的紫砂壶,在高温烧成品了,化学成分于高温下已产生了化学反应,部分已挥发,在正常100度以下泡茶温度情况下会不会析出其它物质?我们日常所用的所有器皿有几件没化学剂或制作使用过化学剂的?瓷碗、玻璃水杯、塑料等等。如要再实质性研究这个的话,那去进实验室学习了。学紫砂怕是不易深入认识这个了。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