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25|回复: 29

[鉴赏] 闲谈点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9 14: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靛颏的饲养是如何从宫廷流入民间,已无从考究。但当初流传并不广,也只限于官宦商贾人家饲养;因靛颏是要吃虫吃肉的,过去无虫可买,都是以新鲜牛羊肉切条拌克食面来饲喂的,平常人家哪里舍得,人都吃不上呢,怎会用肉来喂鸟雀这些玩物!如此便把这东西给局限住了。

  然而,靛颏从京城传入山东,据说却是与梨园戏班有着极大的关联。在上世纪初,便有很多京城京剧界的艺人开始养靛颏来消遣了。在过去,山东的京剧票友在全国是很有些名气的(现在也还是这样的),常有京、津戏班到山东演出;当时的戏班到外地演出串场,除了要和当地的戏院处好关系,还要常到当地的官宦、乡绅家里走动;特别是那些在黑白两道都很混得开、专吃戏饭的“地包”,就更是得罪不起了;有这些人亲到剧院给捧场,也就把场子给镇住了;即使扮相、唱腔中出现些纰漏,也不会出太大的乱子。否则,轻则起哄给喝了倒彩儿,重则还会连戏场子都给砸了,那以后可就甭想再来了。

  由于戏班中有些“角儿”们是要人到哪儿,鸟就要跟到哪儿的主儿,下得台来更是要喝着沏好的“香片儿”,逗逗鸟儿开心的;随着来的频了,也便与当地官宦乡绅及“地包”走动的也就熟了,这一来二往的,养鸟的方子便也就一点点的留了下来。现山东各地养红靛颏的方法也多是以此演变而来的。以上只是民间流传,想必不会是空穴来风,但亦无从考究了。

  一,相鸟 一般认为“五长”的鸟性较大,难以驯服;身材短矮的鸟要老实的多。实践中很有些道理,但也不尽然。在本地,鸟的性和胆是分开来看的。以性大胆大的鸟为最好,长短身材中都有,在鸟中的比例最少;往往体格较健壮,眼大且炯炯有神,少有惊慌之色。因雄性特征明显,“海儿”的红片较大,有些能出粉岔、脯红,或带暗彩,服笼又快,能选出定是好鸟,但可遇而不可求。性大、胆子却一般或较小的鸟也很不错,常出自“五长”中,一般毛片收的很紧,身材修长,常畏人,眼神惊慌,不敢与人对视;也因性大而雄性特征明显,红片也较大,有些亦能出粉岔、脯红或暗彩,只是服笼要费些工夫。如是胆极小的,非要倒过一两茬毛才能安定下来;如能选到也很幸运的。

  性、胆都一般的鸟,只不过是一只普通靛颏而已,就看养功与自身出息了。至于性小的鸟不管胆子大小皆不足取,一般性成熟较慢,养几年也很难开大叫,在野外也是没人亲、没人疼的主儿,万一选到这样的鸟,耗不住就只能放生了事儿。又有些当年的膀花,身上是既看不到粉岔也看不到脯红的。然而它们身上却带着出彩的基因的,只因性未成熟,并没能显现出来,需在野外换一茬毛才能把彩倒出来。象这种鸟是要看毛根才能辩的出的。粉岔的暗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红点颏帖子里的麻岔,还有一种是岔的白毛中隐约的有白粉色的毛根,通常只在一侧的岔上、多数也不会超过一、两根,因颜色极浅,不仔细观察很难看的出来。象这两种岔子,只要第二年换毛的方法得当,是很容易倒成粉岔的。

  另,山东在过去称粉岔是红岔的,现在仍有地区如此称呼。而粉岔与亮岔的意思却是相通的,即都是白亮的意思(古汉语中,“粉”即是白,绣眼又称为“粉眼”,本意也是如此)。现在的粉岔多是后人误传所致。此一说还待考证。暗彩的脯红也能看出。

  普通靛颏胸脯上毛的毛根是黑色或深灰色的,整根毛由毛根到毛梢是由黑或深灰而渐浅灰的,整个胸脯的颜色也便呈青灰色的了。带暗彩的鸟,胸前毛色通常会泛一层白梢,但这还不能确定,须把鸟拿在手里,吹开或用手拨开毛来看;如果毛的根部是黑色或深灰色就没戏了;如果毛的根部是雪白色或有半圆型的雪白色区域,且白色边缘整齐、通常占整根毛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以上,这些毛到第二年秋天便是有可能倒成粉红色。又因各鸟遗传基因不相同,所带暗彩数量也不尽相同,如带有5、6根毛根就算是可以了,如有10根或10根以上毛根,倒出来的红片便会很大,这便能称的上是红靛颏中极品了。如只有1、2根这种白色毛根,就算倒出了彩,也没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09-4-9 14: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沙发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4: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靛颏饲养不是从宫廷流入民间,而是民间饲养靛颏进入宫廷的。
宫廷里很多的东西都在来自民间,在民间发现好东西带回宫里,再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提高 。饲养靛颏我觉得也是这样,宫廷里的人出宫看到民间养的靛颏好,就带回宫里进贡的 。所以我认为靛颏饲养不是从宫廷流入民间,而是民间饲养靛颏进入宫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4: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说得对,贫民玩乐也,富人娱乐啊,在那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5: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5: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靛颏从京城传入山东

  山东就盛产靛颏,养靛颏的历史已几百年。山东方吕笼的靛颏笼在乾隆年间就是贡品,京戏的历史有多少年。徽班进京才多少年 。靛颏从京城传入山东我感觉也是不对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5: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说的对头,还是老百姓先玩,剩下的才是皇上玩的。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5: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说的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5: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认为靛颏饲养不是从宫廷流入民间,而是民间饲养靛颏进入宫廷的。 szgS'HO
   宫廷里很多的东西都在来自民间,在民间发现好东西带回宫里,再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提高 。饲养靛颏我觉得也是这样,宫廷里的人出宫看到民间养的靛颏好,就带回宫里进贡的 。所以我认为靛颏饲养不是从宫廷流入民间,而是民间饲养靛颏进入宫廷的。
还有靛颏从京城传入山东  
  山东就盛产靛颏,养靛颏的历史已几百年。山东方吕笼的靛颏笼在乾隆年间就是贡品,京戏的历史有多少年。徽班进京才多少年 。靛颏从京城传入山东我感觉也是不对的 。
以上的问题我思考了很长时间,觉得原作存在问题,特来探讨研究。还望大家指正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5: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老师说的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