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王世襄《中国葫芦》(2004年8月第2次印刷)334页
江南范匏家秦贯卿
范匏之地,自清初以来,有宫中禁苑,河北徐水(所产曰“安肃模”,徐水县原名安肃县),京东三河县(晚清刘显庭制,曰“三河刘”),东北沈阳(宗室绵宜任盛京户部侍郎,曾开园范匏)及天津地区,均在我国北方,故容易误以为范匏为北方所*有。
按万历年间谢肇淛《五杂俎》称:“余于市场戏剧中见葫芦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文字为一首诗者,盖生时板夹使然,不足奇也。”谢氏福建长乐人,曾在湖州、广西为官多年,所见用作戏台道具之范匏,南方制者恐不在少数。惟即使实物流传至今,因未必具有制地特征,而无从辨认。且前人著述言及南方范匏之事者甚罕见,故吾人所知者甚少。
一九九九年蒙上海秦大固先生来函,告知其祖辈居陈行乡(陈行原属上海市,后划为上海市闵行区),于十九世纪末从事范匏工艺,并抄寄有关文献丙则。特录如下:
一、秦锡田(1861----1940)著《享帚录》卷五《周浦塘櫂歌》:
莫言依样画葫芦,
一样葫芦几样模。
幻出四方兼六角,
法书名画迹工摩。
葫芦初结果时,范以模,使成各种形式,刻虫鱼花鸟及隶篆等书。果老去模,纹皆透现,名“套板葫芦”。贯卿族叔最善其技。一枚可售银十余元。
二、《陈行乡土志·特产二》(民国十年出版):
套板葫芦。当葫芦初结时,套之以板。霜降实坚,摘下去皮,色如XY。式则四方长方,六角八角。纹则篆隶花鸟,细若刻镂。贵游子弟,购置书斋,珍逾拱璧。陈行秦贯卿*善其长。
以上记载虽时代较晚,但为罕有人知之江南范匏文献,且记述制者姓氏,证明此艺菲北方所*有,故弥足珍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