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啊,一旦形成惯性思维,就很可怕。
思想容易僵化,套路化。
这一点我体会很深。
有时候,眼睛看见的明明是新的东西,可大脑告诉你,这个嘛,不就是什么什么吗。其实是大脑欺骗了你,左右了你的正确判断。很多发现就这样和你擦肩而过了。
南方部分地区种植的虎纹冬瓜,很多人看见了,脱口而出,西瓜嘛。可切开来,里面是雪白的。它是一种冬瓜,不是西瓜。只是瓜皮纹路长得像西瓜而已。你大脑里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观念告诉你,长成这样的,这一定是西瓜。可事实不一定和你想的一致。
我也一直屡屡犯这种惯性思维的错误。
例如我父亲身高175。小时候我总认为,我长大肯定会比他高,结果我父亲都快60岁了,我快30岁了,还是没有他高。后来才知道父亲的身高未必完全决定儿子的身高。我母亲很矮,才153公分。我也只有168公分。我弟弟勉强170.。
上小学的时候,我的班长杨冬燕最怕虫子,我那时候淘啊,就恶作剧,把金龟子,天牛偷偷放在她笔盒里,把她吓哭了多次。那个时候,我就认为女孩都害怕昆虫。20年后,我又被现实扇了个大耳贴子。打的满地找牙。
惯性思维,是大忌。还是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冷静分析。
今天,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可以说是又发现了一种新的鸣虫。这正是我克服了惯性思维以后的结果。
其实这种昆虫的鸣声我很早就听过。铃-----------------长音。每年的夏秋季节在悉尼市区的行道树上经常听见。我一直认为它是一种黄昏后开叫的蝉类。在高树上,蝉嘛。
可今天,我下班经过布朗特街的一个公共汽车站时,听见在车站边上一株树上又传来这种鸣声。相当响亮。我根据声音判断这只停栖的位置比较低。处于对昆虫的好奇,我就沿着声音寻找。
突然,我看到了在离地面大约三米的一个枝杈的叶片上位置有东西在动,定神一看,在叶片边缘,两片高高翘起的翅膀,在振动。
不是蝉,绝不是蝉。我告诉自己,绝对是某种树栖的鸣虫。可惜没有工具,够不着啊。
虽然没有能捕捉到它,但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毕竟我又发现了一种过去不认识,或者说是因为大意错过的鸣虫。
克服了惯性思维后,人会变得心明眼亮,耳聪目明。不信的话,您也试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