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阿升abc

[转帖] 早春三月选亚历,奥妙多多,阿升帮您提个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6 10: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子阿升!!!!!!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6 15: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6 22: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小种的体长也有56厘米?
请问:怎么量的?是等它伸直了脖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7 09: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woheni于2009-03-06 22:16发表的 :
最小种的体长也有56厘米?
请问:怎么量的?是等它伸直了脖子吗?

您的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其他许多鸟友的疑惑。既然如此,阿升就来详细解答一下。
我们在查阅有关鸟类体长的科普资料时经常看到这样的数据“刚果灰鹦鹉平均体长34厘米、蓝帽亚马逊鹦鹉平均体长37.5厘米、澳洲大种折衷鹦鹉平均体长40厘米、琉璃金刚鹦鹉平均体长85厘米,紫蓝金刚鹦鹉平均体长110厘米......”,那么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呢?对于一只活蹦乱跳的鸟,用什么方法才能测量准确?原来结论是这样得出的:
1、目前国际鸟类学家共同认定的鸟类体长测量标准是指:在鸟体完全伸展的状态下“从喙尖到尾尖”之间的距离。
2、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度,被测量鸟只通常需要麻醉,将鸟体仰躺,拉直头、颈、躯干和尾巴,再行测量。
3、考虑到个体差异,认定某一种鸟的基础体长,要求必须有一定的样本量(少则几十只,多则上百只,样本中既要有雄性,也要有雌性),然后计算出这些样本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资料上介绍的某一种鸟的体长。

掌握了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鸟友经常询问“我看书上介绍说某种鹦鹉的体长是XX厘米,为什么我的这只看起来没有那么长呢?”。原因很简单,你不可能为了掌握一下你的爱鸟的准确体长而冒着危险将它麻醉(且你的爱鸟又仅仅是一个不具代表性的单一个体),而它们平时的姿态一般是弯曲着颈项、弓着身体蹲在栖杠上,亦或动来动去,这当然会给饲主的视觉造成很大偏差。
您懂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09: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很多不错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7 0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4楼caesargu于2009-03-07 09:40发表的 :
字很多不错学习了
字多不是关键,关键是内容要有用。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7 12: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阿帅于2009-03-06 01:13发表的 :
还是要顶一下的.写的非常好.呵呵!阿升还是阿升.一个令朋友和敌人都要佩服的人.这句是我送你的

阿帅过奖了,只是我为人直性一点,喜欢随便写点东西罢了。呵呵!
你家BB们都还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12: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14: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01: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淘气鸟友于2009-03-07 12:34发表的 :
那为何大种成鸟比大种BB还多呢,应该说成鸟更难运输啊!
我估计由于亚历的利润较低又大都来源于野捕,考虑到成本问题和引进的便利性,鹦鹉批发商们尽量是“就近取材”,“从宽而出”。恰逢越南、老挝等国离我国鹦鹉进口集散地“两广”比较近,且这些国家物种保护和限制走私等工作比较薄弱,因此鸟商们就选择从这里进货,而这个地域出产的都是小种,我们也就只能得到小种。假如我们的集散地距离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近,那么也许我们常见的是大种,小种反而难求。当然,也许目前国内鸟商们的进货渠道在东边比较成熟,而西边尚未开辟,这都有可能。至于您说的为何偶尔可见大种成鸟却罕见大种幼鸟,我估计是这些少量的大种成鸟原来是国外原产地个人捕捉饲养的,后来几经转手从西边流转到东边(这个周期也许很长,中间每个饲主养个一年半载,假使刚抓到时是幼鸟后来也变成成鸟了),碰巧被到小种产地进鸟的人遇到,顺便夹带几只过来的。由于是随机的,因此这些大种个体的获得没有规律性,国内玩家得到一两只实属碰大运。这就是你说的“为何大种成鸟虽少但总还算见过,但大种BB却罕见”的原因。大种成鸟已难训练,不如选个小种BB“从娃娃抓起”,加上不少JS误导消费、谎称小种BB是大种BB(反正你也看不出来),因此肯买成年大种老野的人还是少于购买小种幼鸟的人,鸟商们引进大种的欲望就更难以被提起来,真是“恶性循环”。

以上都是我推断的,不一定对啊!你自己也多调研一下,思考一下。反正国内没有大种BB,偶见大种成鸟这却是个事实,其中奥妙还望有高人出山指点迷津。当然我这么一说,明年也许有鸟商立志去开辟大种路线回来买上高价也未可知呀。呵呵!不过说实话,我本人是反对野鸟交易的,但我改变不了这个现实,此帖仅是为了解答你的疑问所写,但愿任何走私野生鹦鹉的路线都能早日被封杀而非不断的开辟。这才是我的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