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3-2 20: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5楼匍匐前进于2009-03-02 12:48发表的 :
今年的秋兰就是明年的春兰,那么养春兰和秋兰又有什么区别呢?固然秋兰还有待自然淘汰的个体,但你怎知所养非优秀并可存活到明年的春兰种源呢?我认为还是繁殖地和过冬地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种群的繁衍和优化,人类的捕捉驯养还是小量的,何况养鸟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朋友去过网地吗?如果连续几年的秋天去了网地,你就不会说人们捕捉鸟的量少了。捕捉和驯养不是等量的,按网地的比例,逮一只颏儿要粘百八十只鸟,鸟市售卖的不过十之二、三,其中一部分在下网前就死了,另一部分死于贩运前的圈养、贩运途中、售卖之前,捕捉的量越大死亡率就越高,甚至有的环节死亡率超过90%。你算算市上卖了多少,你再算算没看见就已经死了的.......
不细说了,有需求就有猎捕,逮一只大相的颏可能要猎杀上万只鸟,应了那一句“一将成名万骨枯”.......
几乎每年的秋天我都要去网地.......
汉风堂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