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44|回复: 67

[原创] 讨论--为什么玩虫中很少见"蝼蛄"的影子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4 11: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从生物学分类上看, <br />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长角亚目,再往下分: <br />包括蟋螽总科、螽斯总科、驼螽总科、蟋蟀总科和蝼蛄总科。也有不同分类方式,如,有在蟋蟀总科中包括了蟋蟀科、蝼蛄科和蚁蟋科,显而易见,将蝼蛄纳入了蟋蟀总科。 <br />我们平常所玩的鸣虫,大部分出自螽斯总科或蟋蟀总科。蝼蛄从体量与长相上看,似乎与蛐蛐和油葫芦更为接近,象是堂兄弟,与蝈蝈则象出了五服之外。 <br />从资料中查询获知: <br />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应该是东方蝼蛄,发生遍及全国,一般在长江以南东方蝼蛄较多)、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 <br />蝼蛄体狭长。头小,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2个。前胸背板椭圆形,背面隆起如盾,两侧向下伸展,几乎把前足基节包起。前足特化为粗短结构,基节特短宽,腿节略弯,片状,胫节很短,三角形,具强端刺,便于开掘。内侧有1裂缝为听器。前翅短,雄虫能鸣,发音镜不完善,仅以对角线脉和斜脉为界,形成长三角形室;端网区小,雌虫产卵器退化。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蝼蛄能倒退疾走,在穴内尤其如此。成虫和若虫均善游泳,母虫有护卵哺幼习性。若虫至4龄期方可独立活动。蝼蛄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常栖息于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特别是砂壤土和多腐殖质的地区。 <br /><br />让我们看一下蝼蛄的长相: <br /> <br /><br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蝼蛄也会发音鸣叫。 <br />从网上搜了一段蝼蛄的鸣叫,大家可听一下: <br />http://www.56.com/u94/v_MzQxOTg2NDM.html <br /><br />好了,通过了解,蝼蛄从长相上看算不上是面目狰狞,令人可憎,倒还有点小可爱的样了, <br />从鸣叫上讲,虽然声音单一了点,连贯性持续性以及声调大小都还不错。 <br />那么为什么生活中很少见到有养蝼蛄,玩蝼蛄的呢? <br />可能是以下的某一个原因吗? <br />原因分析: <br />一,蝼蛄习惯在地下生活,如果养了,基乎见不到虫子; <br />二,蝼蛄只食植物的鲜根等,食物限定了其喂养空间; <br />三,蝼蛄发音不好听; <br />或者还有什么其它原因导致了玩虫中很少见到它的影子呢?欢迎大家讨论。
蝼1.JPG
蝼2.jpg
发表于 2012-2-14 1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的很对~~主要是不好饲养 而且声音不被大部分人喜爱不过适合个性一些的虫友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1: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老虎,恶心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1: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恶心的害虫 踩死一百遍啊一百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1: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太难看了,声音也不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1: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1: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相太难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2: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口味太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2: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记得抓过这货,攥在手心里的感觉很恶心,那个爪子在手心挠的我心里难受,给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以上各位虫友的发言,zhounan3友觉得不好饲养和叫声不好听导致几乎没人养,其余大部分虫友多持恶心态度,恶心主要指蝼蛄相貌丑陋,让人看着不舒服,所以不喜欢它,甚至象魔法苹果友那样,踩死一百遍都难解心头之恨.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