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韦丁狂

[原创] 冬蝈蝈在南方远没有北方普及的原因剖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8 2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蝈蝈,是大清开始的北京民俗,有历史根基的。

冬天,上海还是有很多老年人养蝈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0: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都不知道揣哪。老有人提醒你手机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未必,花鸟鱼虫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所谓闲情逸致,可能北方人相对豁达,再加之八旗子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为生计操心,所以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南方人较精细,大多不肯花上几天的生活费买那玩意儿。温饱没有解决,享受先放一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何许人也于2009-01-28 21:06发表的 :
也未必,花鸟鱼虫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所谓闲情逸致,可能北方人相对豁达,再加之八旗子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为生计操心,所以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南方人较精细,大多不肯花上几天的生活费买那玩意儿。温饱没有解决,享受先放一放吧。
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京确实有比较深厚的根基,像我这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从小在胡同里接触的大爷、爷爷、叔叔们都是冬天玩蝈蝈,经济条件差的也得揣个五块的小蝈蝈或揣个黑虫。我是打小就开始跟着门口的大爷们瞎玩,拣人家博剩下的新托跟着瞎跑,上小学揣个小黑虫上课叫唤还被老师批了。
但我认为南方玩这个人少可能是因为住楼房的多。现在北京玩冬虫的这文化也差点了,尤其是住楼房长大的孩子,差远了!想念住胡同的日子,一帮孩子夏天晚上聚路灯下面斗蛐蛐的场面,一辈子不会忘,有的跑题,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分析,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刘永信于2009-01-28 21:24发表的 :
在北京确实有比较深厚的根基,像我这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从小在胡同里接触的大爷、爷爷、叔叔们都是冬天玩蝈蝈,经济条件差的也得揣个五块的小蝈蝈或揣个黑虫。我是打小就开始跟着门口的大爷们瞎玩,拣人家博剩下的新托跟着瞎跑,上小学揣个小黑虫上课叫唤还被老师批了。
但我认为南方玩这个人少可能是因为住楼房的多。现在北京玩冬虫的这文化也差点了,尤其是住楼房长大的孩子,差远了!想念住胡同的日子,一帮孩子夏天晚上聚路灯下面斗蛐蛐的场面,一辈子不会忘,有的跑题,呵呵!
非常喜欢老北京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1: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六百里加急于2009-01-28 21:27发表的 :

非常喜欢老北京的生活!
是阿,可是现在改了楼房,住了1年不知道楼上那家姓什么,小时候在胡同,从胡同这边到那边晚上到谁家都能蹭顿饭,O(∩_∩)O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2: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刘永信于2009-01-28 21:42发表的 :

是阿,可是现在改了楼房,住了1年不知道楼上那家姓什么,小时候在胡同,从胡同这边到那边晚上到谁家都能蹭顿饭,O(∩_∩)O哈哈~
哈哈,什么时候去北京去你家蹭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8 22: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送我,我要的!HOH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