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蟋蟀十几年了,开始只是为了斗,也只是朋友间的友谊赛。随着山东虫的进入,本地的斗虫味道变了,就再也没有进入斗场了,但每到秋天,听到蟋蟀叫,心中就有一股冲动,每年野采十几只蟋蟀,留养的标准是斗虫的心态,留平时打草和自己斗着玩,心中只有蟋蟀,对其它鸣虫没有感觉,甚至排斥。自从2011年8月底加入青鸟鸣虫网,通过学习找到了共鸣,开始尝试养些本地能够野采的鸣虫,如:马蛉、宝塔岭、墨蛉、寒蛉、草蛉、斑蛉、油葫芦等等,开始加入玩鸣虫的行列,自从购入大黄,被它的天籁之音彻底征服,清晨醒来,听它的鸣声,心中那个舒坦像喝了蜜。由于有玩蟋蟀的底子,过渡到玩鸣虫也很容易,但也有区别,我国庆节南京购入三条大黄,其中两条就是食干了脱水挂了,发帖询问网上朋友,得知原因,从那以后,小铃虫一天两喂,再没有发生类似的低级错误,就是这条大黄叫的最好,伴我三个半月,最后一个月就几乎不上玻璃了,挂前的半个月自卸一条大腿,依然鸣声悠扬,写到这,我有点哽咽,眼睛有点湿润,直到挂前的两天才停止鸣叫,感谢给我带来的快乐。而有的鸣虫叫声听到就没有听到大黄的感觉,而有的鸣虫的叫声听到有点烦,现在知道自己要精养那些鸣虫了。今秋再野采蟋蟀,就以叫的好留,不会再自己斗了,心态较以前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有保温箱和孵化箱,今年准备份点白虫玩,祝朋友们玩的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