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2-1 11: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及自然人文景观
玉泉寺位于中原入川古驿路的必经之地,屡遭兵祸,屡毁屡复。自隋至清朝末年,历代帝王曾对玉泉寺进行了十三次重修或大规模补修,现保留有隋、唐、宋、元、明、清各代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玉泉寺及铁塔于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古建筑雄伟古朴,典雅大方,别具一格。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明代重修,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总面积1253平方米,通高22米。该殿用材硕大,殿内48柱,柱围1米以上,全是楠木制成。整个建筑不用铁钉,结构严谨,技艺精湛,是湖北省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隋代铁镬、唐代吴道子石刻观音像、北宋铁塔、元代铁釜、铁钟等文化古迹,造型雅致,铸艺精细。隋代铁镬、唐代吴道子石刻观音像、北宋铁塔堪称“玉泉三绝”。 隋代铁镬为隋大业十一年(615年)铸造,造形浑厚古朴,铭文清晰可见,重1500公斤,是对我国隋代衡器考证的重要资料。唐代著名宫廷画家吴道子所画石刻观音像,庄重肃穆,线条流畅。画像面部丰满,嘴角处有胡须三绺,旧志载作“天男像”。
玉泉铁塔,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务本禅师领工铸建,它是我国目前最高(七丈十三层)、最重(十万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铁塔。铁塔每层每边铸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和海山、海藻、水波等文饰,线条清晰、流畅,台座八面,各铸托塔力士一尊,全身甲胄,脚踏玉泉寺 棱金铁塔仙山,头顶塔座,体态刚健,状极威猛;塔角飞檐,凌空龙头,悬挂风铎;逐层迭装,不加焊接,稳健玲珑;日照塔身,紫气金棱,交相辉映,故曰“棱金铁塔”。塔身还铸有2373尊小佛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寺内古树参天,枝繁叶茂,玉泉寺 千瓣并蒂莲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千年银杏、千瓣并蒂莲和月月桂并称为“玉泉三宝”。
玉泉寺位于玉泉山下,坐西朝东,依山傍水,左右两侧由青龙、白虎二山围绕,是典型的风水格局。玉泉山,以山形类似覆船,故又称覆船山或覆舟山。隋朝以后,山随寺名,改称“玉泉山。”山中清溪翠谷,藏幽蕴秀;奇花佳木,堆蓝盖紫;珍禽异鸟,栖荫鸣绿,景色优美,素称“三楚名山。”玉泉山是一个以森林景观为基础、佛教文物为主体、三国遗迹为依托,融其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区。中心景区面积8.9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69平方公里。 玉泉山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动、植物品种繁多,并有大量珍稀物种。景区以名山、名寺、名塔而闻名遐迩。
玉泉寺仙人掌茶,源远流长。其形扁平似掌,茸毛披露,汤色淡绿,香味持久。自唐李白为之命名以来,广为世人所珍爱,是为“玉泉山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