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87|回复: 25

发现好文章,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1 11: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鸚最常發生的毛病,就是眼疾。
最常發生在幼鳥身上,成鳥也有,一開始時,會發現眼睛有一點點的浮腫或是淚眼汪汪的,接下來眼睛就睜不開了,到最後會腫的非常的嚴重,甚至於離開人世。
小鸚的眼疾有大致能分為缺乏維生素跟細菌性的兩種,如果是細菌性的,通常點眼藥水或抗生素就會好(有時也會因為感冒而引起)。
但如果是缺乏維生素,除了點眼藥水外,必須要給牠一些綜合維他命或灌牠喝一些果汁。
輕微時 眼睛稍微的浮腫,雙眼閉著時也不會腫到睜不開。可以使用鴿眼睛~眼疾的特效藥 但是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 如果買不到的話可以用人用ㄉ的眼藥水(務必使用不含類固醇)或是新一點靈B12,也有鳥友說可用生理食鹽水來幫牠們滴一次,早晚各一次,等到眼睛好就要停止。
嚴重時 雙眼已經腫到睜不開,甚至於有化濃及嚴重紅腫的情況時就必須買比達爽軟膏來點了。比達爽軟膏 (眼用金黴素)千萬不要買一般外用金黴素一天一次 當天就可以看到效果但如果情況好轉 頂多再多用一天就好不然眼壓會升高
缺維生素  當以上方法都用過,但眼疾仍要好不好,那就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可將紅蘿蔔跟奇異果榨汁,再用小藥罐灌牠們喝。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1: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好文章,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鳥的眼疾(二)葡萄膜炎及白內障
(1)什麼是葡萄膜炎?
若將眼睛大致分成三個同心圓,最外層的是角膜、鞏膜;中間層是包含了脈絡膜、睫狀體及虹膜的葡萄膜;最內層則是視網膜。當中間這層充滿血管、黑色素,負責分泌眼房水,調節水晶體以及控制瞳孔縮放的組織發炎時,就被稱為葡萄膜炎。
(2)什麼是白內障?
簡單的說,原本應該是透明的水晶體變得混濁,就可被稱為白內障。然而若發現眼睛的最外層變得白白霧霧的,無法看清楚瞳孔及其他眼內組織,這種情形可能是角膜水腫,而非白內障。
(3)那些原因可能導致葡萄膜?
a. 外傷:任何原因導致角膜刺穿,都可能衍發成葡萄膜炎,眼前房出血,虹膜撕裂等病變。
b. 感染:感染病毒,細菌,黴漿菌,原蟲等病原,都可能造成葡萄膜炎。
c. 自體免疫性病症。
d. 腫瘤。
(4)那些原因可能導致白內障?
先天發育不良,遺傳疾病,維他命E缺乏,外傷,中毒或其他造成葡萄膜炎的病症都可能導致白內障。
(5)葡萄膜炎有那些臨床症狀?
鞏膜充血、出血,眼前房出血、化膿,角膜水腫,瞳孔縮小,虹膜撕裂,頻頻眨眼,分泌物增加,虹膜黏連而無法正常放大縮小等。
(6)治療的重點為何?
由於葡萄膜及水晶體屬於眼睛結構較內層的組織,治療的困難度高,癒後也較不理想。有些病症需要接受精密的外科治療,許多用來控制狗貓等動物眼疾的藥物也不能在鳥身上發揮同樣的功效。治療的重點在於:
a. 去除致病的原因。如單獨隔離病鳥,修復傷口,避免患鳥搔抓患部。淘汰種鳥,改善籠舍衛生。
b. 避免水晶體與虹膜沾黏,給予廣效性眼藥,減緩發炎症狀。必要時需口服抗生素藥物。
c. 防範青光眼的發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1 15: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好文章,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5: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好文章,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Polyomavirus病毒
(1)什麼是Polyomavirus?
此病也被稱為虎皮鸚鵡掉羽症,(Budgerigar fledgling disease,BFD),感染的虎皮鸚鵡,羽毛發育異常(腹部及背部長不出絨羽),有時又被稱為法蘭西式換羽(French molt)。不同程度的異常換羽都可被稱為該名詞。PBFD病毒也會導致此症狀。虎皮,玄鳳或愛情鳥等小型鸚鵡幼鳥,其飛羽及尾羽在發育為針羽階段便直接脫落,於是無法飛行。根據統計顯示,年幼的虎皮,金剛,錐尾,折衷,月輪,凱克及愛情鳥的感染率較高,而吸蜜,亞馬遜,灰鸚,鷹頭,巴丹的得病率較低。一般來說,一個月大以上虎皮,以及五個月大以上的其他鸚鵡,即使接觸病原,也不一定發病。
(2)傳染途徑為何?
吸入或食入患鳥的羽屑,糞便及口鼻分泌物中的病毒而感染。也可直接介卵傳染。
(3)患鳥有那些臨床症狀?
15日齡以內的虎皮鸚鵡: 腹部膨大,嗉囊排空時間延遲,皮下出血,發育緩慢,羽毛發育異常。突然死亡,死亡率高達30-100%。15日齡以上虎皮鸚鵡: 症狀同前,但死亡率降低。其他鸚鵡幼鳥: 14-120日齡以內的幼鳥都可能出現症狀。例如下痢,嗉囊停滯,精神抑鬱,厭食,羽毛基部出血,多尿,下半身麻痺等症狀。這些幼鳥,可能在發病後12-48小時內死亡。不過即使是成鳥,仍可能突然暴斃。有時僥倖存活的雀類,下喙可能會變得畸形。
照片解釋左上) 皮下出血(右上)嗉囊停滯(左下)飛羽發育異常(右下)成鳥無飛羽及尾羽
(4)有沒有治療方法?
無藥可治。
(5)有什麼預防的方法?
引進新鸚鵡之前,最好都能進行PBFD及Polyomavirus的篩檢。不要將愛情鳥,虎皮及玄鳳與其他未接種疫苗的幼鳥養在一起。對於幼鳥及種鳥來說,最好都能接種疫苗。種鳥應在非繁殖季節時施打疫苗,二週後再補強一劑。幼鳥在四週齡時可接種疫苗(最早可在20日齡時接種),隔二到三週後再補強一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5: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好文章,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不孕症INFERTILITY
如果確定所養的鸚鵡為一公一母,公母配對成功,感情很好,但就是傳不出好消息,可能的問題究竟出在那兒?
(1) 環境緊迫,例如經常遭受人為干擾;籠舍附近有狗、貓、鼠、蛇等獵食者出沒;居住場所過於吵雜;都可能讓恩愛的小倆口不敢有更進一步的火花。
(2) 巢箱的隱密性不夠:有些生性膽小的鳥,對於巢箱的隱密性要求高,對於這些鳥來說,L型或較深的巢箱較能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對於比較容易攻擊伴侶的繁殖鳥來說,兩端皆具有開口的T型巢箱,能提供逃跑的緊急出口。
(3) 有些鳥需要受到同種鳥繁殖期活動的刺激,才會誘發發情機制。單獨一對關於籠舍內飼養,恐怕無法順利交配產卵。
(4) 光照週期與營養:對於原本生活在熱帶區域的鳥來說,光照週期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白晝明顯增長,一般會刺激母鳥發情。突然增加食物的供給量,多次給予噴水洗澡,也可誘使鳥發情交配。
(5) 營養不均衡:缺乏維他命A、D3、鈣、鈉、葉酸、錳等營養素,可能使產蛋率下降,影響受孕率。攝取過度的鋅,食物遭黴菌毒素污染,都可能導致不孕。
(6) 近親繁殖被認為會影響受精率,胚胎也容易死亡。
(7) 肥胖:亞馬遜,金剛,粉紅巴丹等鸚鵡,容易因為肥胖而導致交配或排卵失敗。所以在非繁殖期,最好限制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取,並增加運動飛行的機會。
(8) 藥物副作用:常期服用藥物,如四環素,會影響公鳥精蟲活力。尼古丁(香煙)、有機磷(殺蟲劑)或一些抗生素藥物也會導致不孕。
(9) 疾病:缺乏運動,過度肥胖和年紀太大的母鳥,容易發生卡蛋(蛋滯)的危險。子宮及輸卵管感染、腹膜炎、腎臟病等病症,不僅會影響繁殖率,嚴重時,更有生命危險。許多繁殖障礙問題,能以內視鏡檢驗先行過濾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5: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好文章,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冠狀病毒 Corona Virus
1, 那些動物會感染冠狀病毒?
包含人類, 狗, 貓, 豬, 牛, 家禽在內的多種動物, 都可能感染此病毒, 但由於病毒的血清型不同, 感染的對象也具特異性.
2, 現在流行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非典型肺炎), 病原是否是冠狀病毒?
在1965年, 科學家首次證實人類會感染冠狀病毒, 此病毒會引起感冒症狀. 現今讓人聞之色變的SARS, 被認為是新型的“變種”冠狀病毒, 可能源自其他動物身上的變種病毒, 再傳染給人類所引起的急性病症.
3, 鳥類感染冠狀病毒的臨床症狀為何?
對於家禽來說, 冠狀病毒可能引起嚴重的經濟損失, (1)在雞來說, 冠狀病毒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急性病症, 導致傳染性支氣管炎(IB), 幾乎所有年齡的雞隻都可能得病. 患雞會出現打噴嚏, 流鼻涕, 咳嗽, 及產蛋率下降等症狀, 腎臟也可能受感染, 死亡率在四五成左右. (2)火雞感染冠狀病毒會出現腸炎症狀, 厭食, 下痢, 脫水, 死亡率高. (3)雉雞感染此病毒的死亡率也高達五成, 患鳥出現下痢, 腎炎, 尿酸鹽沈積, 產蛋率降少等症狀(4)賽鴿的體內曾分離出此病毒, 出現呼吸急促等症狀的24小時後, 有部份鴿子死亡. 解剖發現嗉囊及食道潰瘍, 喉嚨及氣管佈滿粘液. 真正死因是否與該病毒有關, 目前仍在研究中.
(5)對於鸚鵡來說, 目前全世界只有二起冠狀病毒的感染病例, 感染對象為虎皮鸚鵡及海角鸚鵡(Cape parrot), 解剖時發現患鳥肝脾壞死. 反而沒有呼吸道症狀. (6)其他寵物鳥是否會感染冠狀病毒, 目前仍無足夠的資訊證實.
也就是說, 除了雞, 火雞及雉雞感染冠狀病毒的死亡率高之外, 其他鳥類是否會感染此病毒, 以及流行病學, 目前並無直接證據可確定.
4, SARS的傳染途徑, 潛伏期, 及臨床症狀為何?
根據現有資料及流行病學調查,SARS是由飛沬及患者的分泌物所傳染. 潛伏期約2-7日, 最長可達10日. 人類患者的臨床症狀包含發燒, 咳嗽, 呼吸困難, 頭痛及腹瀉, 肺部X光檢查顯示肺炎病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5: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好文章,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沙門氏菌症
(1)沙門氏桿菌如何傳染?
老鼠是傳染病菌的媒介,家禽及鴿子可能為不顯性的帶原者。食入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與已感染此菌的鳥接觸,都可能得病。除了水平傳染之外,也會經卵垂直感染。僥倖孵化出的幼鳥,可能成為散佈病菌的帶原者。在衛生狀況差的環境下,幼鳥可能因敗血症而暴斃。
(2)沙門氏桿菌會不會感染人?
會。
(3)人感染此菌有什麼症狀?
嘔吐,下痢,疲倦,脫水,發燒,頭痛,及其他症狀。
(4)患鳥有那些症狀?
從中度的腸炎到急性死亡。厭食,精神抑鬱,嗉囊停滯,下痢,多渴多尿,關節炎,呼吸困難,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偶爾發生。此外,依禽種的不同,也有較典型的病症。如灰鸚容易有關節炎,肉芽腫皮膚炎,蜂窩織炎,腱鞘炎等慢性病變。吸蜜鸚鵡及企鵝則有較高的死亡率。鸚鵡,全絲雀及火雞易有眼睛症狀。厚嘴鸚鵡(thick-billed parrots)易得敗血症。Quetzal,紅燕鷗,麻雀易有心肌病及呼吸困難。鴿子易出現斜頸的神經症狀,及關節炎。
(5)治療方法為何?
每日二次口服trimethoprim-sulfa 50-100mg/kg ,或口服enrofloxacin 5-15mg/kg持續給藥三週。環境衛生是杜絕此病漫延的重要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5: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好文章,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鳥的眼疾(一)眼眶浮腫及結膜炎
(1)鳥兒眼眶浮腫或結膜炎有何症狀?
患鳥可能單側或雙側的眼睛畏光,睜不開,頻頻眨眼,下眼皮腫脹或眼眶浮腫,眼睛分泌物增多,結膜紅腫充滿血絲,兩側瞳孔大小不一等。
(2)導致此症狀的可能原因為何?
許多原因會造成鳥結膜發炎,眼眶浮腫。大致可分為以下數種原因:
a. 病毒感染:痘病毒,副粘液病毒,乳突狀病毒等。
b. 細菌感染: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假單孢菌,結核菌,梭菌,巴氏桿菌等。
c. 披衣菌感染。(鸚鵡病)
d. 黴菌感染。
e. 黴漿菌感染。
f. 寄生蟲感染,如線蟲,疥癬蟲,弓漿蟲等
g. 營養缺乏,如維他命A缺乏。
h. 異物刺激,外傷:落入眼睛的粉塵,植物種子,或阿摩尼亞等具刺激性的氣體,可能會刺激眼睛。被其他鳥啄傷或撞傷也可能導致眼眶腫脹。
j. 腫瘤。
k. 中毒:食入少數有毒植物可能讓鳥兒畏光,結膜發炎。
(3)如何治療?
必需先區別導致鳥兒結膜炎及眼眶充血腫脹的複雜原因,才有辦法給藥。
a. 保定:為了避免鳥兒掙扎或咬人,小型鳥可用一手姆指及食指扣住頭部,其餘三指握住身體。大型鳥則需用毛巾包裹整個身體,只露出頭部。
b. 用生理食鹽水將眼皮外的分泌物及痂皮沖洗乾淨,再檢查眼瞼內是否有異物或腫瘤。若有異物,可用人工淚液或生理食鹽水沖出,或者小心的用鑷子夾出。
c. 給予人工淚液或廣效性抗生素眼藥膏或藥水,成份如Polymyxin B, Neomycin, Tetracycline, Chloramphenical。角膜若有潰瘍,不可給予含類固醇的眼藥。
d. 病毒性疾病引起的眼疾,只能給予支持療法,避免細菌或黴菌繼發性感染。補充維他命A以治療營養缺乏性眼疾。
e. 如果治療無效,需做病原培養及藥物敏感性測驗。
f. 如果是系統性疾病(鳥兒除了眼疾之外,還有其他如肺炎,嘔吐下痢等症狀),需配合系統性給藥,如投予抗生素,抗黴菌性或補充電解質,維他命。
(4)其他提醒事項:
眼疾的病因並不單純,不同的病症需用不同的藥物治療。如果只是一般較常見的細菌感染性結膜炎,主人自行給予抗生素眼藥可能可醫好病症,但有時候眼疾只是其他疾病的臨床症狀之一,最好還是經由專業獸醫師診治給藥比較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5: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好文章,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念株菌症
(1)如何感染念株菌?
營養不良,長期服用抗生素等原因,都可能讓念株菌有機可乘。也就是說,念株菌大多是乘著鳥的扺抗力較差時繼發性感染。金剛,玄鳳及生活於衛生較差環境下的鳥較易感染。
(2)患鳥有什麼臨床症狀?
厭食,體重減輕,嘔吐,拒絕進食,咳血,口腔白斑或乾酪樣偽膜,嗉囊食道變厚,嗉囊停滯,鳥喙附近的羽毛經常沾了甩出的食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帶有甜味的下痢便。有時前胃,共泄腔,呼吸道及皮膚也有病變。
(3)如何治療?
口服Nystatin 1ml/300g 每日三次,或者口服Ketoconazole 25mg/kg 每日二次。通常需服藥一個月以上。
(4)預防方法?
保持飲水,食物及環境的衛生,便能防止此病。若需長時間給予抗生素時,應適量給予nystatin或ketoconazole做為預防。也可在飲水中加入低劑量的Chlorhexidin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5: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好文章,贴过来和大家分享

拔羽症
拔羽症,此種毛病多半發生於中大型鸚鵡,會引起此惡習之主要原因有三項,今天我們就針對此來做個討論。
一. 營養失調及食物過敏:
通常,鳥主人會因經濟因素考量下而只給予愛鳥單一飼料(特別是葵花仔),長久下來鳥兒因營養失調造成習慣性去拔除鳥羽,再者,對市售某些綜合飼料內之人工營養添加劑產生過敏現象引發小鳥皮膚起疹子,致使形成拔羽惡習,要改善愛鳥拔羽之習性,飼主除提供飲食多元化外也可在日常食譜中增添含維生素A、蛋白質或富有鈣質之食品,不只讓牠們的羽毛及肌膚維持最佳狀態又間接預防拔羽症的發生。
二. 定期給愛鳥沐浴機會:
a.您可知道,在熱帶雨林地區全年降雨量約7600~8900公厘,生活在此的鸚鵡常接受雨水的淋浴牠們的羽毛和肌膚都保持一定濕度,相較於,處在人工環境的鸚鵡要讓牠們有此沐浴機會真的很少,時間一久,造成羽毛、皮膚乾燥與感染寄生蟲的機會大增,逐漸地鳥兒開始養成拔羽動作,在此,個人建議每星期最少施予愛鳥一次洗澡機會,讓其羽衣保有光亮並減少病蟲騷擾使鳥兒遠離拔羽毛病。
b.不當使用含紫外線全光譜燈管:
全光譜燈管原先是針對飼養海水硬骨珊瑚魚缸所開發之產品,藉由接近日光光譜使得鹿角珊瑚健康生長,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養鳥人士也開始採用此一趨近於大自然光源來照料飼養在室內環境的鳥兒,但鳥主人可能會忽略掉,如果光源未保持適當距離此種燈泡所散發出之高溫與紫外線不僅始鳥兒羽毛損傷皮膚過度乾燥,嚴重的話還可能引起皮膚病,長時間曝露此環境下的小鳥漸漸地也開使形成拔羽情況,個人建議,在有使用此燈泡的飼鳥人每日都應給愛鳥洗澡的機會使羽毛和皮膚都保有一定濕度且人造光源須放置合適距離才不致讓愛鳥日後有此動作。
三.對所處環境不適應及無聊:
有很多例子已證實,無聊,會迫使鳥兒染上拔羽症,特別是中大型鸚鵡且鳥齡越大或是手養寵物鳥因缺少飼主關心、注意而感染此毛病,所以鳥主人不論多忙還是要抽出一段時間陪陪您的愛鳥,相對的,野外捕獲的野生鸚鵡要牠們去適應一個非原有的環境時,四周只要稍有些許動靜都會引起野鳥們產生極度的恐懼反應,對長期處在此生活壓力下,要避免得到拔羽症實在很難。
如果您的愛鳥有上述因素而瘓有拔羽症,做主人的我們可將病鳥帶至專業鳥醫院接受藥物治療,再者提供一寬敞環境給鳥兒棲息都可預防鳥兒得到拔羽毛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