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自网络-----------------
鸟类心理在语言类鸟类调教中的应用
鹦鹉能言,鸟,听不懂人类的语言,这基本是肯定的说法。但个别鸟类,因为生理条件的优势,可以学一些基本的“人类语言”。
那么,为什么有的鸟“爱说话”,有的就不爱说呢?
在百灵、画眉等鸣叫鸟类中,“套”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百灵。所以在调教过程中,通常是单鸟单笼单调教。以前国外有好多报道,许多大型鹦鹉,由于长期单独与人生活在一起,偶然和同类在一起,出现过攻击同类的现象,但特别的亲近人。这就是我要说的一个假说:鸟的心理。
鸟的心理,有两个已经证实的观点:学习和从众。学习就不说了,很容易理解。从众,就是鸟比较偏好于集群,比如有报道:有一只八哥学会了手机的铃声,不久该地区的八哥几乎都学会了这种叫声。一群鸟在栖息地,如果一只猛然飞离或停止取食,其他的鸟也马上有相似反映。
因此,鸟的从众心理在调教中很有用。
单独调教,目的是让鸟适应人的模式,只对人的声音敏感,久而久之,就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人而不是鸟。稳健先生曾经有只八哥叫忠诚,因为经常放飞,所以语言能力超强,甚至在主人身上做巢。这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幼鸟开始调教时,互动是很重要的。鸟不怕人,喜欢人,才愿意模仿人的声音。
另外,有人喜欢用“教师鸟”,这个方法是简单的有效的。但也是利用鸟的学习和从众心理。
综上,仅个人的一个猜想,有待斟酌与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