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紫竹幼虫的坏消息和好消息并存
——差一点夭折一只和又出来一只
昨晚喂食,几乎找不到那只2011.12.31诞生的紫竹幼虫,拿掉眼镜,差一点再拿放大镜,才看见那只紫竹幼虫在饲养罐底下的保湿棉球下,将饲养罐稍事晃动,紫竹幼虫好像没有反应,心中感到一沉:它可是我平生第一次自己繁殖的第一只幼虫啊!小心的将饲养罐上下盖拧开,取出纱布,虫不见了!再仔细找,终于发现了,它在我手指上,小心的拿另外的饲养容器,准备将它放进去,悲摧了,它又不见了!再仔细找,才发现它掉在准备喂食的的食物容器里!小心捞出,放进了新容器的纱布上,大约十多分钟,看见它又掉在了新容器的食槽边上!晚上11点多钟,还不放心,再次去看,它在食槽边上蠕动,想将食槽取出,但带动了它,好不容易食槽转出几圈,用嘴将它吹离了食槽,将它又吹到了饲养罐底的保湿棉球下面,早上起床,再去看,还是在保湿棉球下蠕动——经过这些折腾,现在还在蠕动的紫竹幼虫,你会怎么样了呢?
检查完昨天的那只紫竹幼虫,再次例行的给其它在孵化的卵进行保湿工作,居然鸡冻的又看到一只紫竹幼虫出来了!
紫竹卵的孵化盒里,一共有4粒卵,现在出了2只幼虫,如果没有意外,还有2粒卵估计会在最近出虫。虫卵的保存环境,如果太湿,霉变是肯定的。这4粒紫竹卵在孵化时,和采用金可银可的的办法采到的十多粒金蛉子卵一起孵化的,不过,我始终没有本事将金蛉子产在冬青树枝里的卵完整的取出,结果是将产在冬青树皮里的金蛉子卵,连树皮一起放在孵化盒里孵化的,结果很可怕:冬青树皮和金蛉子卵早早的霉变了——可能,2012年在采集完整的金蛉子卵方面、在保存紫竹卵,不让霉变方面,又是一个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