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51|回复: 13

[史话] 古钱币的投资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5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国内古钱币收藏者的队伍日益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和较大升值空间的古钱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古钱都具有收藏价值,收藏古钱币时也要掌握一定的识别技巧。

  一看历史价值。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在收藏前必须弄清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政权的钱币收藏价值也很高。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大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铸有“永昌通宝”,此钱币铸量少,且流通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贵。

  二看现存数量。遵循“物以稀为贵”的集藏原则,既要看年代是否久远、流通时间的长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国钱币有近5000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布币、蚁鼻等,秦代的外圆内方钱、唐代的通宝、宋代的年号钱、清末的“宣统通宝”,品种有数万至数十万种。齐、燕、赵等国的刀币,韩、魏、秦等国的布币等年代久远,比圆形钱稀少,价格昂贵。存世数量少的钱币还有唐代叛军史思明占领洛阳后铸的“得壹元宝”,后发现“得壹”两字不吉利,便改为“顺天”,铸“顺天通宝”。这两种钱币传世很少,“得壹元宝”尤其罕见,为稀世珍品。此外,1984年在宁夏银川贺兰山出土的西夏“光定元宝”篆、真书体对钱,引起藏界轰动;迄今为止仅发现一枚的南康“大齐通宝”、西汉时的“国宝金匮直万币”等,均堪称币中的“孤品”。

  三看文化价值。一些传世并不太少的品类,则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艺术价值极高而备受青睐。如汉代王莽新朝时的“货泉”、“布泉”等钱币,用的是垂针篆;北宋仁宗时所铸的九叠篆书体“泉体通宝”,是中国最早的美术字,为收藏珍品。唐高祖武德四年的“开元通宝”,系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手迹,其书风端正古朴,法度严整,劲健含蓄;“淳化元宝”由宋太宗赵光义用楷、行、草三体书写,楷书浑厚端庄,行书隽永流连,草书奔放流畅,使宋代钱币文字艺术走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还有宋代的一对钱,原文行草分别由司马光和苏东坡所书,飘逸劲拔,为古今一绝,收藏价值很高。

  四看品相。古钱币的投资价值、增幅大小与品相密切相关,同一钱币若有品相差异,则价格之差往往高达十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足见其品相的重要。无论钱币珍罕与否,凡有币面模糊、轮廓缺损、锈蚀严重、看相较差者,尽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钱币时还应注意是否有月纹、星纹等标识,古钱的鉴别以背文来区分铸造年代和地址,品评其稀珍。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9: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宝金匮直万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西汉末年王莽政权“新”铸造钱币,形制特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直径为3厘米,面文为篆书“国宝金匮”四字,旋读,悬针篆。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边长为2.8厘米,身面、背有直纹两道,纹内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背无字。新莽实行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证,非流通之钱,有人认为是流通货币,因为折价太高而没有正式进入流通领域。也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该物并非货币,而是藏金柜上的拉手或者装饰之类,象征着王莽拥金无数。现今只有一枚完整钱存世,另有一枚只存上部半枚,且流失海外,不知所踪。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新莽实行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证,非流通之钱,真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我国历史上面值最大的铜币,当推新朝王莽(8—24)发行的“国宝金匮直万”古铜币,面值为一万枚五铢钱。据史料记载,王莽在位16年,由于国库空虚,共进行了4次货币改革,每改一次,就搜刮老百姓一次。“国宝金匮直万”是王莽最后一次货币改革铸造的,其形状如葫芦。上部为方孔圆形,铸有“国宝金匾”篆字;下部为正方形,上铸篆体“直万”两字,字体十分精美;中部系一短颈,连接上下两部。在当时,万枚五铢钱,可兑换黄金一市斤,而一枚“国宝金匮直万”钱,竟值一斤黄金,可见其剥削之程度惊人了。
  “国室金匮直万”钱,由于面值过高,发行时间很短,清代之前没有发现其实物。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西安一农民在平地时发现两枚。一枚被古币收藏家张叔驯购去,另一枚被英人柳玛购去,后由上海集币家张晋购回。以后又归陈仁涛收藏,解放前夕,陈移居香港。50年代初,我国政府用重金将其购回,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据《汉·食货志》载,国宝金匮直万钱,乃方圆两枚合成。上泉为方孔圆形“国宝金匮”;下泉为方形“直万”。据说,目前存世的只有两枚半,是真正国宝级的收藏珍品。
  在李佑贤的《古泉汇》中,“国宝金匮直万”钱拓片为上方是一枚径约3厘米的方孔圆钱,钱面篆书写有“国宝金匮”4个字;下方是一枚2.5厘米的正方形无孔泉,钱面用篆书写有“直万”二字。两枚钱连为一体,合称“国宝金匮直万”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9: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p:5] 此钱上半部为方孔圆形,铸出“国宝金匮”4字,下半部为正方体,铸出“直万”2字,可能是与布货十品相配合使用。由于布货十品行使不到一年就停废,“国宝金匮直万”钱也可能未正式流通,所以仅在今西安汉城一带出土过数枚。汉代黄金每斤值万钱,所以此钱可代表黄金一斤,即与一枚金饼等值。王莽时期金禁甚严,自列侯至庶人均不得挟带黄金,铸此钱的目的也可能是用以代替金饼。此钱铸造精好,文字劲秀,保存完整,遍覆绿锈,为古钱币中难得的珍品。 337

字串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9: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莽 国宝金匮直万铜钱,通长6.2厘米,
重41.7克,径3.1厘米,正面上部为圆形,
中有一方穿,此钱铸造精好,文字秀劲,
保存完整,是古钱币中难得的珍品,现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9: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人说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9: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张清朝铜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20: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造于李璟交泰元年七月。李璟继承了他父亲李昪打下的江山,但荒于治理。当时南唐需要一个富有阅历、能审势度势、具有军事才能的皇帝,但是他做不到。他发动了对闽国的战争,还讨伐过湖南的楚国。都因措施不当,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劳民伤财,国力也渐渐衰弱。而这时北方的后周在柴荣的领导下渐渐强大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20: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是光绪通宝!!没正面,请愿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20: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