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1-25 11: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13楼座谈会于2008-11-21 16:16发表的 :
三种鸟自己都饲养过,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资料表明,每年有好多鸟友的灰鸡和折衷挂掉,(当然有鸟的品质问题和饲养者的技术问题),而相对亚马逊死亡率较少,说明前两种鸟适应环境能力并不怎么强,而亚马逊等饲养方法相对简单,在温度方面相对强!好多资料都显示了亚马逊适应环境后相当强壮!实际也如此,至于繁殖方面并不是温度一项条件,每种鸟的繁殖条件和要求都不一样!灰鸡和折衷已经有好多鸟友繁殖成功,但亚马逊类对繁殖的要求比较高,性成熟期长,在人工条件下繁殖困难,并不能完全证明其适应能力差!因为普通的饲养和繁殖更本是两回事!而且无论是对鸟,还是种鸟的亚马逊,价格远远高于灰鸡和折衷,也是大多数鸟友望而却步的!这可能也是繁殖出小鸟较少,而且价格较高的一个原因,这两个方面应分开来提及,对大不搞繁殖的鸟友来说,我觉得亚马逊比灰鸡和折衷绝对好饲养!但对于繁殖的鸟来说,灰鸡和折衷好多是野鸟,人基本不能亲近,年龄相对大,适应温度能力可能相对强,但亚马逊对鸟数人工的多,鸟龄较短,有可能适应相对会弱,总之,要综合分析,同样的鸟龄,同样是人工鸟,还要考虑到鸟本身的因素,才能作出比较!当然还有其他好多因素因自己材疏学浅没考虑到!个人意见,如有不对,多多指教![/quote
上述的论据和所推出的结论怎么与亚马逊繁殖地和台湾的相关论述正好相反
灰鹦、折衷野生成鸟走私量大,市场常见,为什么?
因为很快就能适应当地气候和人类提供的环境、食物,进入繁殖状态,
野生鸟会咬人是因为它在人类面前没有安全感所做出的回应,这对灰鹦、折衷和亚马逊都一样。
而亚马逊为什么现在市面上面上都是人工鸟,野生成鸟看不到?
原因很简单,因为野生成鸟价值太低,在人工条件下虽然看上去活得不错,
但能够进入繁殖状态出成果的实在太少了,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人买野生亚马逊做种鸟,
大家常看到灰鹦、折衷雏鸟和幼鸟残死亡,而很少听到亚马逊的,为什么?
灰鹦、折衷繁殖量太大了,在国内我们不断可以看到本地出产的雏鸟、幼鸟在卖,
而亚马逊你能看得到几只是国内产的?几乎没有。
而国外来的亚马逊因为价格高,进来的数量少,而且基本上都是5个月以上的幼鸟,
这些幼鸟也都是出自国外较大的繁殖场,各方面条件均为先进,可以说是系出名门。
由于大多数价格高,风险就大,鸟商在进货时也是非常严格的验货,
同时在进口到中国的途中都是经过了几个国家的海关检疫。
国内的灰鹦、折衷雏鸟很多繁殖场所条件实在是不好评价,走私进来的幼鸟就不用说了,
有些雏鸟、幼鸟出售前就已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也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检疫。
这些本地出产的幼鸟出售时月龄较小,很多还要喂奶,而喂养雏鸟的难度是比成鸟要大得多,
部分鸟友在买灰鹦、折衷时是第一次养中型鸟,对这些鸟的相关知识掌握很少。
现在你能看到养灰鹦、折衷有多少?你又能看到多少蓝帽以上的亚马逊?
举个例子:中国的年死亡人数是越南的几十倍,能说中国人的体质比越南差很多吗?
显然不能只会算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然人工宠物鸟的健康状况和鸟友家中和饲养条件有关。
在国内蓝帽以上亚马逊也是这一两年才开始,繁殖根本就是一个空白,
所以这方面的资料外网(包括台湾)比较多,也比较准确些,
大家应该多看看,必须多学习,因为灰鹦、折衷、亚马逊都是国外几十年前就开始培养人工繁殖了,
个人自己的感觉因为出自本身,所以很亲切,但感觉这东西是最不可靠的,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接触面有限,了解的知识也有限。
多数虽然养了亚马逊,但是什么亚种?,有几个亚种?亚种之间有何区别?不懂。
为什么?因为这是外国人命名的,国内没有相关资料,
所经很多人养过几个月或一两年,但糊里糊涂的只能说自己觉得怎样。
青鸟有潜伏的高手,在外网上我看到了他们相关问题探讨的贴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