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论坛里好冷清,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估计都跑去钓鱼了,没办法,我还要再忍耐一天,百无聊赖就上来憋几个酸臭(刚好鲢鳙喜欢这味道 )文字。这里仅谈谈用悬垂钓法钓取鲢鳙,不涉及海竿飞钩钓等其它钓法。
鲢鳙的习性:
滤食。这个是鲢鳙和我们常钓的其它鱼类的最大的不同点,我们常钓的鱼类如鲫、鲤、草、鳊等索食,或吞,或咬,或吸,都是索食大颗粒的食物,而鲢鳙则是“滤”,把水喝进去,然后从鳃处滤出,水中的藻类、细小生物等留下,索食细小的粉类或残渣食物,所以很多地方在一些水域投放鲢鳙,以净化水质。
及于这一点,钓鲢鳙只能用可以雾化的粉饵,用硬饵(面团、米粒、蚯蚓等)是很难钓到鲢鳙的,所以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鲢鳙“不吃钩”的说法,甚至有些人认为它们只吃粪便,因为经常看到有些养鲢鳙的人往水中倾倒粪便,其实倾倒粪便主要是为了肥水,让水中长出更多的浮游生物,以供鲢鳙索食。
嗜食酸臭。鲢嗜腥酸,鳙嗜酸臭。一些钓友可能有这方便的经验:第一天用过的饵料没有舍得扔掉,第二天再用可能会有鲢鳙咬钩,这就是饵料变酸了的缘故;一些有经验的钓友在常规饵中加入白醋、蒜蓉素等,钓鲢鳙效果也不错,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垂钓工具:
竿:4.5米或5.4硬调台钓竿,配失手绳,也可用矶竿(我个人不太喜欢用矶竿,因钓鲢鳙要不断抛竿打窝,矶竿偏重,钓久了手臂受不了)
线:1.5-2号子线,2.5-3号主线,子线可略长,20-25cm,双钩钩距可略长,3-4个钩的距离
钩:不易太大,太大不易其“喝”进口中,我个人认为10斤以下的鱼0.5或0.8号新关东足矣,当然也不易太小,因鲢鳙口中有一层厚厚的黏膜,钩太小难以刺进口腔;
漂:鲢鳙(尤其是白鲢)吃钩动作轻微,最好用小号的长尾短肚芦苇漂,灵敏,且翻身快;
钓位与天气:
最好选择在开阔的水面,有条件可以划船到中间去钓;鲢鳙喜高温,所以25度以上的天气是钓鲢鳙的好天气,低于25度是很难钓到鲢鳙的,另外我个人感觉鲢鳙受气压的影响没有其它鱼明显,闷热的天气常常也能钓上鲢鳙。
用饵:
最方便的是使用专用的鲢鳙商品饵,这类饵市场上很多,“酵鲢”、“狂钓鲢鳙”等,也可自己用常规基础饵适当加入虾粉、蒜蓉素等调配。钓鲢鳙用饵要“宁软勿硬”,饵开好后不要反复搓揉,以保持其在水中的雾化状态。
钓鲢鳙诱饵很重要,诱饵可以用常规饵加入虾粉、红虫粉、蒜蓉素等,添加1.2-1.5倍的水,将饵料搅拌成稀粥状,陆续打到钓点(平时我都用手打,每次弄得手上粘粘的,我觉得如果能用矶钓用的打窝勺打,效果一定更好)。
垂钓水层:
都知道鲢鳙是中层鱼类,可具体该钓多深,谁也不能定一个准数,有时鱼的泳层在水的表层,钓水皮就可以了,有时钓底时也能钓到鲢鳙。我觉得可以根据水温自己去尝试着找鱼层,依照由深到浅的原则,天热时钓浅一些,天冷时钓深一些。比如25度的气温,可以先从2/3处钓起,打好窝先抛十几竿,有接口或者擦线就往上调,直调到合适为止。
漂相:
鲢鳙吃口都很轻,尤其是白鲢,有时甚至很难抓到顿口,我个人碰到的漂相有以下几种:
1)上下轻微晃动,突然一个顿口,此时为标准口,提竿基本上十拿九稳;
2)不断上下晃动,幅度越来越大,(如果继续等顿口,可能马上就没动静了)此时提竿也能中鱼;
3)左右摇摆,而后上下晃动,突然一个顿口,此时提竿中鱼率也很高;
4)没有前兆,突然黑漂,提竿无鱼或者有鱼挂钩挣扎感,但瞬间又没有了,此多为鱼体擦线所至;
其它:
1)抛竿一定要勤,最好能做到1分钟不少于2竿(或者持续手工打窝);
2)钓到鲢鳙后不要急于将鱼拉出水面,要做好对抗它前面“三板斧”的冲刺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