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价位肯定会刺激核农的种植积极性,其后果就是高产量(当然是指嫁接核桃),高产量的到来哪怕是3,5年后的事情(即使如有些商家讲核桃的生长周期长等因素,再长能有海南黄花梨的生长周期长吗?现在海黄不是也在人工种植吗?就是因为高价位----带来高利润),这一天一定会来到,那时也就是核桃价格崩盘之日。
又会有人讲:你说的是嫁接的,野生的不会。
我是搞林木种植的,对植物的生长略懂一些(不过的确没有专门研究过核桃树)。我们知道核桃长成啥样子,起决定因素的是品种(也就是遗传基因)。但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影响到植物的生长----那就是环境。简单说同一棵核桃树,挂的果的大小,除了自身品种起决定作用外,还和当年的自然环境有直接关系,当年风调雨顺,核桃就大些(大是优点,但随之而来的是皮质要比年景差的年份结的核桃的皮质差,这个差也就是说不密度要小一些),当年的生长环境,自然条件差的话核桃的个头相对来说就小一些(这看似是缺点,但是皮质却要好些,这个好是说密度要大一些),以上说的是同一棵树不同年份所挂果子的细微差别。就像在恶略的生长环境下,有的松树木材也能沉水(但生长缓慢)。 嫁接的核桃,人工种植,生长环境要比野生的好得多,这也是嫁接的核桃一般要比野生的大,皮质要差(同一品种)的原因,这也是玩儿家区分野生和嫁接的所谓标准吧。一旦人们过分追求野生的话,肯定会刺激核农改变核桃树(嫁接)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使其更像野生的环境下的生长状态(这种技术在当今并不难控制和掌握,差得就是核农是否意识到或是愿意去掌握。我想在经济利益面前这是不难思考的事情),到那时,玩儿家---嘿嘿,就不会对自己的眼力再这么自信了吧。
按照目前商家说的:野生核桃树(文玩核桃品种的核桃树),已所剩无几,每年所产核桃寥寥无几,那市场上,网络上宣称野生的又有多少呢?可能行家能分辨(真能分辨的又有几人呢?)。到那时-------野生和嫁接绝大多数玩家无法分辨时。嘿嘿,其结果可想而知。就像文物市场中的宋代五大名窑一样,本来从存世量(少),和在中国陶瓷史的地位上来看都不应该低于明清官窑。可是在国内和国际上的价位反倒不如明清官窑。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流传无序,真伪难辨,即使是真的也少有人信,藏家购买冒风险。所以价位也就下来了。当然核桃毕竟是小玩意儿。但道理应该一样吧?
所以高价位(尤其是不正常的高价位)的后面,接着就是跌。又不是什么不可再生。素以高的越离谱,跌的越狠。这一天迟早要来。这是各个领域的必然规律(邮票市场,去年的红木市场等等,不胜枚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