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482|回复: 99

我的留青作品展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31 0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我简介:
胡炎培生于1983年9月4日上海人
现就读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五年级
对自己专业钻研的同时由高人点拨开始涉及民间艺术
接触留青工艺后兴趣便日渐浓厚开始无师自学
我的座右铭:(文玩天下论坛不老斑竹赐铭)
成绩在百练中提高精品在成绩中炮制
用细心精心用心虚心面世成功便将不远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9: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件留青作品《古趣图》
这是我的第一件留青作品 其实 我觉得应该称其为习作更为贴切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9: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件留青作品《持国天王》
这是我第二件留青作品 在人物的处理上有了一定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9: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件留青作品《月前小景》
这是我的第三件作品
经过了两件人物 对留青的理解渐深
想尝试些其它题材 便选择了花鸟题材入手
在完成的过程中 随兴作了两首诗
一首是我女友作的:
月下一片竹,
竹下一只鸟
鸟下还有草,
草下塘映月。
这首是我的:
不堪梢头孤月寒,
埋身幽草惹尘埃。
盼得早日春风来,
重立枝前鸣九天。
知己提的诗句:
莫笑身小据残竹,胸怀远志比鲲鯃,
今宵月下池塘宿,他日翼展九天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9: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件留青作品《雷神》
这件作品在人物留青上又有进展 是人物留青的一个转折点
创作思路:
对于火和下身运用了特殊的刀法 使其更具动感
上身实 下身渐虚 神龙见身不见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件留青作品《池塘小景》
这件作品 在小景的处理上有了一定的进步 注重墨感和虚实处理 是我小景的一个转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9: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件留青作品《小景》
这件作品 在细节神态的刻画上又有了一定的收获与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9: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件留青作品《钟馗雅趣图》
创作思路:
   钟馗在人们想象中 大多都是凶神恶煞 面目狰狞
   但在范老的笔下 把钟馗的赋有趣味的一面展现出来 使钟馗这个人物更为生动立体人性化
   晚辈在看过此画后 很有创作冲动 在细细推敲品味了半年后 才开始动刀 中途三月 最终完成
在这件作品中 晚辈没有把青完全除去 事出两点:
    1.钟馗本身是被神话的人物 神仙出场必然是云烟缭绕的 留下些许的青 就是为了营造这种气氛
    2.在传统的纯留青人物中 去尽底板的青是惯用的手法 为了使人物更加突出
晚辈愚见 这样的处理手法总让人觉得整体上缺了点层次感 总有点呆板之感
这次借钟馗做了写尝试性的改变 适当的留了点青 渲染下整体气氛 使整体画面更赋层次 更为生动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10: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件留青作品《鱼水情深》
这件作品最主要表现水上和水下两个层次
山石 花草 在水上  
游鱼在水下  
游鱼也有上下 其中最上面一条游鱼半头露出水面 下面的那条于完全没于水下 其右面还有两条没于水下的游鱼做了虚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10: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件留青作品《蓬勃新生》
小景 蓬勃新生 在刀法上有了一定进步和收获
较多的运用传统的刀法 用尽量少的笔画 尽力准确干练的塑造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