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头上有冠羽。又名高冠鹦鹉、玄风。体长约26厘米。尾长,有白、黄、绿、灰、珍珠等多种.被人工饲养作观赏鸟 且能大量繁殖。栖息在森林边缘地区、喜群居,善鸣叫。主食果实、种子、叶、芽等。 1年龄性成熟,营巢在树洞中,每窝产卵4—ll枚。两性共同孵化,孵化期2O—22天。每年能产3—4窝。可成对小笼饲养和群养。成对饲养小笼高60厘米,长50厘米,宽40厘米。群养、室内多设栖木,背光处多设巢箱,供其自由选择,饲料主要为碎玉米、葵花子、稻谷、青菜、苹果等、饮水要清洁,经常供水浴。繁殖期增饲骨粉、钙粉和熟鸡蛋。海南鹦鹉、达摩鹦鹉。属鹦形目,鹦鹉科。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广东及海南岛。 绯胸鹦鹉体长约33厘米,羽色艳丽、上绿下红,有长长的楔状尾,十分漂亮。雄鸟上嘴红、下嘴褐色,头顶蓝灰色,额基至两眼有一条黑纹,下嘴基部至颈两侧有宽阔黑带,眼围围绿色,喉和胸红色。雌鸟上、下嘴均为黑褐色,喉和胸橙红色。 常在山麓常绿阔叶林间,罕至2000米以上的山地,喜成群活动。平时觅食浆果、坚果和其他各种果实、幼芽和嫩枝等,秋季结群游荡田间,掠食成熟或将要成熟的谷物。善攀蹬树木,飞行循直线而甚急速。夜间常与八哥和鸦类等相混栖宿树上。3—5月间在落叶树林或常绿林中的树洞中营巢,常结群繁殖,一棵树上可有数对营巢,每巢产3—4枚白色有光泽的卵。 1.鸟的选择 观赏饲养一般爱选择雄鸟。成鸟雌雄的区分可根据上嘴的颜色,雌鸟黑褐色,雄鸟红色。但幼鸟雌雄区别若是根据嘴的颜色,不太容易区分。因为幼鸟嘴色不仅雌雄相同。而且随着日龄而有变化。雏鸟时期呈红色、近离巢时变褐色,出飞后分别变成红色(雄鸟)或黑褐色(雌鸟)。 为了学“说话”,或者使其繁殖,最好选择幼鸟饲养。有人认为嘴基至颈侧黑带下面有粉红色纹的是雄鸟;无粉红色而直接与灰色部分相连的是雌鸟。 2.笼的选择 成对或成群饲养繁殖须设置大的金属丝笼或笼舍,设有横的栖木,便于雌雄在杠上依偎和交配。巢箱用木箱或树洞,内部空间以容下两只鸟为宜。除一端有直径8厘米的出入口外,其余全部封闭,整个巢箱或树洞宜横置,出入口稍向上.笼或笼舍大小,可依每对鸟4立方米设计。在北方,冬季饲养需保温(8度以上)。单只观赏宜用小型的弓型金属架,可挂在屋门口或廊下,驯熟后教会简单话语。 3.饲养管理 绯胸鹦鹉的饲料可用稻子、苎麻籽、葵花籽(或花生)按7:2:1的比例混合做为主食,以各种水果和蔬菜为副食,并常给鲜绿树枝、砂粒和红粘土,任其自选。冬季稍提高脂肪性饲料的比例,比如苎麻籽和葵花籽(或花生)可分别占2成,育雏期补喂熟鸡蛋。水果和蔬菜切成方块或小段喂给,喂前用高锰酸钾水消毒、洗净,吃剩下的要及时取出, 鹦鹉架养时要拴住脚,脚链宜轻而结实,要经常检查。绯胸鹦鹉初上架时不习惯,要适应一段时间。给它爱吃的花生米、水果之类,用手拿着喂,几天就能驯熟。教其学“说话”的时候,应把它放在安静的室内,每天清早喂食时教,边喂边说简单的话,每天总是这一句,待学会后再教第2句、第3句,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但不要教太复杂的。如有会说话的成鸟带就简单多了。笼舍饲养、底宜铺细砂,便于鹦鹉地面行走,也有利于清扫。每天清理吃剩下的食物,粪便可每周清理两次。每年初春和秋末分别清理巢箱,更换砂土和消毒笼舍一次。 4.繁殖 关于绯胸缨鹅的孵化期。育雏期观察的结果不一。有人记载,孵化期23一24天,育雏期20—25天;也有人认为孵化期28-30天,育雏期需30-35天,有待进一步证实。 绯胸鹦鹉的繁殖比虎皮鹦鹉、牡丹鹦鹉(属)等小型鹦鹉要难一些。根据各地饲养的经验,饲养问题不大,重要的是环境是否安静和巢洞是否适宜。一般来说,笼舍周围僻静,舍内光线暗,以天然树洞为巢,比较容易繁殖成功。绯胸鹦鹉初次有繁殖迹象时,先不必过于关心,尽量少惊动。待看到壳掉出或听到雏鸟叫声,每天加喂一个熟鸡蛋,观察亲鸟取食情况,稍增加爱吃粒料的比例。顺利繁殖几窝后,再进行系统观察,积累资料。 灰头鹦鹉、红领绿鹦鹉、大绯胸鹦鹉等中型鹦鹉的饲养,均可参考上述方法。 虎 皮 鹦 鹉 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原产澳洲,各国都有饲养。因身上花绞如虎皮而得名,为小型鹦鹉。是能大量人工繁殖的经济鸟类。野生时成群生活在森林中,以植物的种子为主要食物。筑巢繁殖于树洞中,每年通常产卵两次。在自然界中的羽色主要是绿带黄色,有时也有蓝色。在人工控制下其羽毛己出现了黄色、白色等不少色型。每年能繁殖3—4次,每次产卵4—5枚。孵化期约16天,幼鸟出壳后一个月即能独立生活。可成对或成群饲养。成群饲养多设栖架和巢箱。饲喂青菜、谷子、稻谷。繁殖期增加钙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冬季增加葵花子等油料种子体长约15厘米,色彩艳丽,又名牡丹鹦鹉,被饲养作观赏鸟。栖居于1100—1700米的内陆高原,喜栖在小片树林或田野的猴面包树上。成小群活动,是一种十分嘈杂喧闹的鸟。主食各种植物种子及水果等,尤其是稻谷和玉米。5—7月集群繁殖,鸟巢建在中空的树洞中或利用两片棕榈叶夹合形成拱形巢,筑巢材料为剥光皮的长嫩枝条。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约23天。幼鸟38天后出巢。人工饲养下已能大量繁殖。成对小笼或成群大笼饲养。大笼饲养多设人工巢箱。繁殖期增喂以骨粉、钙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熟鸡蛋、苞米粉合成的粉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