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80|回复: 33

百灵种类、选雏、饲养、调教、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4 11: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 文 名 百灵
俗名别名 蒙古百灵、口百灵、蒙古鹨
英 文 名 Mongolian Lark
拉丁学名 Melanocorypha mongolica  
地理分布 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和青海。
繁殖方式 5—6月间产卵,卵白色或黄白色,表面光滑具褐色细斑。

习  性 栖息于广阔草原上,高飞时直冲入云,如云雀一般,在地面亦善奔驰,常站高土岗或沙丘上鸣啭不休,在阳光充足的正午,则边砂浴边鸣叫。冬季天气酷冷时,常大群短距离南迁至河北省北部。巢由草根、细茎等盘成,常在地面凹处或草丛间,表面多有杂草掩蔽。

体形特征 长约19厘米。上体粟褐,下体白色,头和尾基部呈栗色,翅黑而具白斑,胸部具不连贯的黑色横带。

食  性 食物主要是杂草和其他野生植物的种子,兼食部分昆虫,象蝗虫、蚱蜢等。

叫  声 百灵的“叫口”,我国讲究“十三套”,即会学十三种鸟、兽、虫鸣叫的声音。但这“十三套”的内容、先后排列却因地而异。南方笼养百灵允许有画眉的叫口,而在北方却忌讳。北方笼养百灵的基本叫口要有红(沼泽山雀)的鸣叫声,南方则不要求。北方的所谓“十三套百灵”,一般是麻雀叫开头,母鸡嘎蛋、猫叫、砂燕或雨燕、犬吠、喜鹊(灰喜鹊或喜鹊)、红、油胡芦(一种大型蟋蟀)、鸢啸鸣、小车轴声、水梢铃响、大苇莺,虎伯劳结尾。

护  理 百灵科的鸟都栖居草原和沙漠等开阔地,常在沙丘、土岗或者空中鸣啭这就需用专制的百灵笼。笼的大小,笼条间距应依据鸟体的大小而调整。另外,需有布制笼套。幼鸟需人工填喂,把绿豆面或豌豆面、熟鸡蛋(或鸭蛋)黄、玉米面三者以5:3:2的比例搓匀,加水和成面团,用手捻成两头尖的长条,拔弄鸟嘴或以声音引诱鸟张嘴,沾水填入。幼鸟数量多时,一定要逐个填喂,以免有的幼鸟吃不上食。每天填喂5—8次,不给水也不喂菜,待鸟能自己啄食后,把拌好的饲料放软食抹内任其啄食,仍不给水,但可喂切碎的马齿苋菜。当体型、羽色近似成鸟时(第二次幼羽齐),方可喂给干饲料和饮水。幼百灵的饲料因地而异,有加花生米粉的、有喂鸡用混合粉料搓鸡蛋的,也有的纯喂蝗虫、蚱蜢。百灵成鸟饲料各地不同,有的喂谷、黍、苏子或苎麻等的种子,有的喂鸡用混合粉料搓熟鸡蛋。从营养、卫生、节约考虑,喂补充“添加剂”的鸡蛋小米较好,(换羽期)再经常喂些面粉虫、蝗虫、蚱蜢、叶菜等就能养得很好。食水罐宜深不宜大,多为半圆柱或倒棱锥形。平的一面紧贴笼的底圈,隔1—2日添换一次食水。笼底砂土要细匀,保持清洁、干燥,每周清换1—2次(夏季),平时可用铁丝或竹棍将粪便夹出。一般不用罩笼套,但在溜鸟时或让它学别的鸟鸣叫时需要罩上。为使百灵鸟晚上灯下鸣叫,白天应罩上。夏季南方蚊虫多,夜间也须罩上,以防蚊叮。为了驯熟,昆虫幼虫、蝗虫、蚱蜢等动物性饵料应用手拿着喂。为培养鸟儿上台歌唱的习惯,可在鸣台外边围一硬纸壳圈,稍高于笼的底圈,并常用夹粪棍捅其脚让它上台,或者常在鸣台上喂“活食”。培养百灵鸟鸣叫是很费功夫的。幼鸟绒羽一掉完。雄鸟喉部就常鼓动,发出细小的滴咕声。(俗称“拉锁”)。此时就该让它学叫。用驯成功的老鸟“带”最省事,也可到自然界去“呷”或请“教师鸟”。有的用放录音的方法,但有时声音失真,还须到野外或由其他鸟矫正。
1166395429_pic.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11: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 文 名 凤头百灵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Crested Lark
拉丁学名 Galerida cristata
地理分布 欧洲至中东、非洲、中亚、蒙古、朝鲜及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习  性 栖于干燥平原、半荒漠及农耕地。于栖处或于高空飞行时鸣唱。

体形特征 体型略大(18厘米)的具褐色纵纹的百灵。冠羽长而窄。上体沙褐而具近黑色纵纹,尾覆羽皮黄色。下体浅皮黄,胸密布近黑色纵纹。看似矮墩而尾短,嘴略长而下弯。飞行时两翼宽,翼下锈色;尾深褐而两侧黄褐。幼鸟上体密布点斑。与云雀区别在侧影显大而羽冠尖,嘴较长且弯,耳羽较少棕色且无白色的后翼缘。亚种magna下体较白。虹膜-深褐;嘴-黄粉色,嘴端深色;脚-偏粉色。

食  性

叫  声 升空时作清晰的du-ee及笛音ee或uu。鸣声为4~6音节甜美而哀婉的短句。不断重复且间杂着颤音。较云雀的鸣声慢、短而清晰。
1166395129_pic.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4 11: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11: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 文 名 角百灵
俗名别名
英 文 名 Horned Lark
拉丁学名 Eremophila alpestris
地理分布 全北界、北非、墨西哥南部、南美洲、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习  性 繁殖于高海拔的荒芜干旱平原及寒冷荒漠。冬季下至较低海拔至短草地及湖岸滩。

体形特征 中等体型(16厘米)的深色百灵。头部图纹别致。雄鸟具粗显的黑色胸带,脸具黑和白色(或黄色)图纹,顶冠前端黑色条纹后延成特征性小"角"。上体几为纯暗褐色;下体余部白色,两胁有些褐色纵纹。雌鸟及幼鸟色暗(且无"角"),但头部图纹仍可见。飞行时翼下白色。诸亚种略有差异。亚种flava 脸部黄色;brandti及przewalskii额白;teleschowi顶冠无白色;albigula黑色的胸带与眼下黑色带斑相连。虹膜-褐色;嘴-灰色,上嘴色较深;脚-近黑。

食  性

叫  声 飞行叫声为音高而忧郁的siit-di dit。由栖处或于飞行时发出的鸣声为简单的高音嘶声,或为轻快的tu-a-li, tioli-ti或相似声音。
不好意思,图片太大,没发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11: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选训出一只可以飞鸣的上品百灵,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百灵的第一二窝的雏鸟是首选。迄今为止,连我们这里都不敢说能搞到手,更不要说南方了,和画眉到北方一样,还不是你们挑剩下的?  

  由于坝上气候多变,第一窝本来最多就两只蛋[产蛋多的很少],不是冻死就是饿死。加上传统的说法:“百灵头窝两只的是板凳鸟一公一母,公的是珍品;头窝只有一个蛋的,或者活下来只剩一只的叫独窝。可谓精品!”一般很难到手。  

  百灵科的鸟均需从幼鸟开始饲养,成鸟难以驯顺和调教。从幼鸟中挑选雄鸟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仔细观察、综合判断。如百灵,在第一次幼羽时期可选择嘴粗壮、尖端稍钩、嘴裂(角)深、头大额宽、眼睛大有眼神、翅上鳞状斑大而清晰、叫声尖的鸟。第二次幼羽时期已近似成鸟,要着重选择上胸黑色带斑发达、头及身体羽色鲜艳、斑纹清楚、后趾爪长而平直的鸟。
  在选购幼百灵时,除注意选择雄鸟外,还要看其精神状态和体质,是否戗毛(团毛)。用手摸一摸胸部肌肉的厚度,看是否“亏膘”,肛门有无便污,尾脂腺(俗称“尖”)是否完整。
  
  野生百灵与家养百灵的区别是:野外捕捉的成年百灵羽色鲜艳,羽毛整齐。足趾油亮而呈暗红色,爪黑色;家养百灵羽色稍暗淡,羽毛常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足趾粉红,爪黄色。野生百灵,怕人,常突然猛撞;家养百灵则较安祥,即使受惊,也不拚命撞笼子。购买时应注意区分。

调教
  幼鸟绒羽一掉完。雄鸟喉部就常鼓动,发出细小的滴咕声。(俗称“拉锁”)。此时就该让它学叫。用驯成功的老鸟“带”最省事,也可到自然界去“呷”或请“教师鸟”。有的用放录音的方法,但有时声音失真,还须到野外或由其他鸟矫正。

  百灵的“叫口”,我国讲究“十三套”,即会学十三种鸟、兽、虫鸣叫的声音。但这“十三套”的内容、先后排列却因地而异。南方笼养百灵允许有画眉的叫口,而在北方却忌讳。北方笼养百灵的基本叫口要有红(沼泽山雀)的鸣叫声,南方则不要求。北方的所谓“十三套百灵”,一般是麻雀叫开头,母鸡嘎蛋、猫叫、砂燕或雨燕、犬吠、喜鹊(灰喜鹊或喜鹊)、红、油胡芦(一种大型蟋蟀)、鸢啸鸣、小车轴声、水梢铃响、大苇莺,虎伯劳结尾。

  上述饲养和调教方法适用于所有百灵科的鸟。如果只为听鸣叫,可饲养、调教当地产的种类。

1、上台鸣唱训练 要求幼百灵上台鸣唱的习惯,让它上鸣台以其爱吃的虫子作引诱,或者用夹粪夹捅其脚,使其上鸣台鸣唱。

  2、学鸣唱的内容 一只训练有素的百灵能够模仿13种鸣声。由于我国的地区与环境不同,以及社会发展的原因,百灵鸣叫的13套也有所不同。但是综合起来可以分为:(1)麻雀或黄雀噪林声;(2)喜鹊迎春声;(3)燕子细语;(4)母鸡报蛋声;(5)猫叫;(6)狗叫;(7)水车吱咯声;(8)小车轮轴声;(9)雄鹰威鸣;(10)油葫芦叫;(11)啯啯叫;(12)大苇莺或伯劳叫;(13)扁担挑水声。如果训练成功,百灵能够一次鸣叫上述声音达数分钟之久。

  3、学习鸣叫的合适年龄 经过2—3次换羽(2—3岁)的百灵学唱比较困难,因为它的鸣叫和音律已经形成了习惯,声带的发育也基本趁熟,再改学其他百灵鸣叫较困难。因此最好第一次换羽后的百灵在第二年春天开始学鸣唱。每年春天是百灵的发情期,这时它最爱鸣唱,而歌声也比其他季节动听;其次是秋天,也是百灵学鸣唱的好季节。4、请优秀的“鸟师”传教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幼百灵的效仿能力强,鸟师歌声有多少音节,有多少套的鸣叫内容,它就能学多少。因此挑选鸣唱本领高强,叫口准、鸣声婉转,且爱鸣叫的老百灵作为鸟师,这是十分重要的。

  5、幼百灵学成的时间 幼百灵模仿能力强,一般经过6—10个月的时间可学会鸣叫、猫叫、狗叫与油葫芦叫等多套声音。学习鸣唱的内容套数越多,时间也越长。

  而且,幼鸟在学习鸣叫期间要整天与鸟师在一起,不能断断续续地学习。


教百灵不怕人的方法

 “耀武扬威”法:
  用宽不过10cm、长度和笼圈持平或者稍高些的红色绸子撕成两三条,注意不要撕断,保持整体。挂在笼爪上自然垂落在笼边。

  微风吹起,红绸条悠闲自得的飘扬。天!在百灵眼里看来分明是庞然大物在耀武扬威的恐吓,惊的上窜下跳,惶惶如丧家之犬!久而久之,我的百灵敢横刀立马挑战了。用嘴啄着绸子条狠狠的往后退,恨不得拽下这个外强中干的庞然大物。那股劲头儿着实可爱!

  ②“隔岸观火”法:
  笼里的粪便和谷壳、麻子壳等需要每天清理的。只要你把粪铲伸进鸟笼,一次大逃亡就开始啦!百灵自知螳螂当车,张着嘴跳着蹦着往上窜,恨不得多生两只翅膀!

  清理工作不但照常进行,清理完毕后我很有意识的将粪铲留在笼里一会儿。粪铲不动,百灵开始小心翼翼的盯着,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

  慢慢的,百灵不以为然了。当你将粪铲伸进去,开始它还敢和粪铲短兵相接,大战几个回合呢!啄过几嘴后便画地为牢,打阵地战!

  ③“严阵以待”法:
  你用手伸进笼子,百灵的恐惧到了顶点!经常伸进去,偶尔手里还有它喜欢的麻子,鸟为食亡的天性暴露无遗,它开始谨慎的尝试,然后趋向自然。当你试图用手要摸摸它时,他紧张的伸出嘴捉你的手,警告你严阵以待它随时痛击敢与来犯之“敌”!

  ④“高台检阅”法  :
  将鸟笼放在马路便道的边儿上,紧挨着马路。百灵腹背受“敌”防不胜防!便道上是来来往往的行人,男女老少花红柳绿;马路上机动车、自行车浩浩荡荡。嘿嘿,百灵开始的受惊程度可以想象到。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坚持长时间的照此遛鸟,每次的时间越长越好!

  最后,百灵视此为小儿科,你们忙你们的,我在笼子里面悠闲自得的散着步遛弯。甚至跳上凤凰台,俨然如三军统帅,威风凛凛的检阅!

  ⑤“忙里偷闲”法:
  没事儿就让百灵观看电视,屏幕里面的花花绿绿、声音万般虽然开始让百灵不习惯,最后你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电视里面如果有鸟的鸣叫和歌声,呵呵,百灵会应声而起,嘹亮的伴唱,此时你的感觉不亚于得了百万大奖!
 
百灵如何管理
  
  笼的特点 百灵科的鸟都栖居草原和沙漠等开阔地,常在沙丘、土岗或者空中鸣啭这就需用专制的百灵笼。笼的大小,笼条间距应依据鸟体的大小而调整。另外,需有布制笼套。

  饲料和喂法 幼鸟需人工填喂,把绿豆面或豌豆面、熟鸡蛋(或鸭蛋)黄、玉米面三者以5:3:2的比例搓匀,加水和成面团,用手捻成两头尖的长条,拔弄鸟嘴或以声音引诱鸟张嘴,沾水填入。幼鸟数量多时,一定要逐个填喂,以免有的幼鸟吃不上食。每天填喂5—8次,不给水也不喂菜,待鸟能自己啄食后,把拌好的饲料放软食抹内任其啄食,仍不给水,但可喂切碎的马齿苋菜。当体型、羽色近似成鸟时(第二次幼羽齐),方可喂给干饲料和饮水。幼百灵的饲料因地而异,有加花生米粉的、有喂鸡用混合粉料搓鸡蛋的,也有的纯喂蝗虫、蚱蜢。

  百灵成鸟饲料各地不同,有的喂谷、黍、苏子或苎麻等的种子,有的喂鸡用混合粉料搓熟鸡蛋。从营养、卫生、节约考虑,喂补充“添加剂”的鸡蛋小米较好,(换羽期)再经常喂些面粉虫、蝗虫、蚱蜢、叶菜等就能养得很好。

  管理和调教 食水罐宜深不宜大,多为半圆柱或倒棱锥形。平的一面紧贴笼的底圈,隔1—2日添换一次食水。笼底砂土要细匀,保持清洁、干燥,每周清换1—2次(夏季),平时可用铁丝或竹棍将粪便夹出。一般不用罩笼套,但在溜鸟时或让它学别的鸟鸣叫时需要罩上。为使百灵鸟晚上灯下鸣叫,白天应罩上。夏季南方蚊虫多,夜间也须罩上,以防蚊叮。

  为了驯熟,昆虫幼虫、蝗虫、蚱蜢等动物性饵料应用手拿着喂。为培养鸟儿上台歌唱的习惯,可在鸣台外边围一硬纸壳圈,稍高于笼的底圈,并常用夹粪棍捅其脚让它上台,或者常在鸣台上喂“活食”。

  培养百灵鸟鸣叫是很费功夫的。


百灵过冬的方法

  冬季,对于很多宠物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
  保持低温

  百灵鸟来自内蒙古大草原,那里的温度比较低。即使是在白雪茫茫的冬季,百灵鸟也照样能一展它嘹亮的歌喉,迎着寒风飞翔。

  假如您家的温度比较高,那就要警惕了。因为温暖的环境很容易让百灵鸟上火,有些还会出现掉毛的现象,甚至还会威胁百灵鸟的生命。

  建议百灵鸟居住的环境,温度最好保持在三四摄氏度左右。

  少吃油腻

  喜欢百灵鸟的主人,经常会尽可能多地为它提供它所喜欢的食物,常常将米粉虫、麻子之类的食物喂给百灵鸟。其实,这些油腻的食物很容易引起上火,直接威胁到百灵鸟的嗓子,在冬季不适宜多吃。

  杨先生建议在冬季最好喂百灵鸟一些清淡的食物,半公斤鸡饲料中放入四个鸡蛋,这样的食物对百灵鸟来说,就很不错了。

  假如您家的百灵鸟已经出现上火迹象也不要担心,给您一剂良方:豌豆面、绿豆面、鸡蛋黄和少许白糖掺少许水拌搅均匀后给鸟服用即可。如果您家百灵鸟上火很厉害,那就去掉水的成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4 1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认公母吗!!!向你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11: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费了很大的劲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4 11: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李晨阳于2008-08-24 11:23发表的 :
费了很大的劲儿。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1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鉴别雌雄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十看一模二听”。
十看是:
一看头。头小,无后脑勺,近嘴处窄的是雌鸟。头大,有后脑勺,近嘴处宽的是雄鸟。
二看眼。眼大有神,眼在嘴上边,两眼离嘴角较近的是雄鸟。眼小无神、发呆,眼和嘴 在一条直线上,两眼离嘴角较远的是雌鸟。
三看眉。眼眉白,宽而长或虽然窄而长,但眉清而秀,两眉线一直延伸头后,眉粗,在后脑勺处相通连为一体的是雄鸟。这是辨别雌雄的主要标志之一。眉粗短不秀,眉色不鲜明,有的眉中间有间断,在后脑勺处不相通连的是雌鸟。
四看腿。雄鸟腿粗壮而长。在草滩上孵出的雄鸟,有的是红腿,更好看。有这种说法:“画眉鸟的眉、百灵鸟的腿。”意思是眉和腿是鉴别画眉鸟和百灵鸟雌雄的主要标志之一。腿细短不粗壮的是雌鸟。看腿时要注意观察其爪、脚、腿是否有断、伤的地方,是否脚成内八字或脚趾伸不平。
五看嘴。嘴长而粗,啄食有力的是雄鸟。有的是鹰钩嘴或玉嘴(像玉石一样,呈半透明状)就更珍贵。嘴短而细,啄食无力的是雌鸟
六看翅。每个翅膀的飞羽中有6一12枚白色羽毛,这几枚飞羽洁白而又有光泽的是雄鸟。白色飞羽越多越好。每个翅膀的飞羽中的白色羽毛不足6枚,而又无光泽的是雌鸟。
七看黑颈圈。在百灵鸟的前颈下有一道呈半圆形的黑色羽毛,称为“黑颈圈”。黑颈圈长而无光泽、短而窄的是雌鸟。看黑颈圈确定雌雄也是辨别的主要标志之一。
八看口腔。雏鸟饥饿时,边叫边张嘴,这时可以观察到其口腔的颜色和喉咙的大小。口腔发红,喉咙大的是雄鸟。口腔红中发黄,喉咙细小的是雌鸟。
九看雏鸟头缩与挺;将雏鸟攥在手里,用拇指推动雏鸟的头,头往后缩、躯体往手里退的是雌鸟。头往前挺或总是直挺挺的,躯体不往后缩的是雄鸟。
十看雏鸟在窝中的位置。雄鸟在雏鸟期怕冷又怕热,在黑夜,雄鸟钻在窝底借雌雏鸟的体温暖和自己;在中午,巢底闷热,雄鸟又到上面来通风。雄鸟活泼好动,可根据这一规律,在掏取小百灵鸟时辨认雌雄。
一摸二听是:
一摸。在掏取小百灵鸟时,把雏鸟攥在手里模一模,轻微地摸一攥,可以感觉到有所不同。雄鸟骨质发硬,雌鸟软绵绵的。用食指从前往后摸一模头顶,也有所不同,雄鸟头顶中央从前至后有隆起的一个高棱,雌鸟则扁平。
二听。一听雏鸟叫。无论雌雄在雏鸟期都能单声鸣叫,但是雄鸟叫得宏亮好听,雌鸟叫得低沉不悦耳,从叫声中可以区别是雌鸟还是雄鸟。二听小百灵鸟“拉锁”。雏鸟期至换毛期结束,雄的小百灵便开始拉锁了,拉锁时小鸟嘴不张开,喉咙里发出呜叫声,可以看到下欬后部,黑颈圈的上部咽喉处闪动,又称为“练嗓子”。声音有高有低,虽然还听不清唱什么,却能明显地听出打嘲噜声,这是雄鸟特有的叫法。雌鸟有时也会拉锁,只能发出单调的直音,与小麻雀的叫声相似。
但是对“十看一模二听”所得到的印象要综合分析,既不能孤立地只看一项,也不能求全只要主要特征符合,便可以断定雌雄。如有的雏鸟飞羽中白羽毛有9枚,两眉在头后通连,腿很健壮,就是稍矮一些,也可以肯定是雄鸟。以上所说的特征要完全符合是不可能的。在选出雄鸟后,还要雄中选优。雄中选优不像选雄那样难。除具有雄百灵鸟的一般特征之外,其雄性特征更加明显而突出的,便是雄中之优。
雄中选优的标准是:个大嘴长,啄食有力,眼大有神,头大而平顶,眉宽而长,两眉通向后脑勺处相连,毛色有光泽,被毛花纹大而明显,体肥壮,体形呈纺锤形,腿粗而高健,尾羽不散,翅膀端正(注意翅膀是否有伤、断之处,两翅是否左右一般高,否则必有伤处),翅的飞羽有6一13枚白色羽毛,胆大老实的是优等品。但是有时眼、头、眉、翅、体、长相等主要部分都很好,就是腿稍微短一些或嘴不太理想,其它没有明显的毛病也就可以了。各方面都很好,十全十美的确实不多见,如铁嘴、铁爪、铁腿的就不如玉嘴、红腿、平顶的好。当然更不如变异后的白百灵鸟、凤头百灵鸟、鹰钩嘴百灵鸟、独窝百灵鸟。这些百灵鸟都比较少,如果再有雄中之优的特点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在选购幼百灵时,除注意选择雄鸟外,还要看其精神状态和体质,是否戗毛(团毛)。用手摸一摸胸部肌肉的厚度,看是否“亏膘”,肛门有无便污,尾脂腺(俗称“尖”)是否完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4 1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系统的收藏是养百灵不可缺少的。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