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蟋蟀多年了,也只是欣赏和听叫,每到12月中旬,随着最后的秋蟋蟀离开,一年的玩虫就结束了。上了青鸟鸣虫网,找到了共鸣,由于有玩蟋蟀的底子,很容易就过渡到鸣虫玩家的行列,中型鸣虫饲养与蟋蟀几乎相同,但小蛉虫还是有较大区别,就是不能脱水,也就是食不能干,一天两喂,早上主食,晚上加喂一次苹果补充水分。脱水那是要命的,我有脱水挂了两条大黄的深刻教训。温度18到22度就行了,湿度60%左右。温度高时,换食更要观察剩食的干硬程度,防止小蛉虫脱水。蝈蝈叫声铿锵有力,两天一喂,已有一只冬蝈蝈了,大黄叫声适中,音质好,已有一只秋大黄和两只冬大黄,冬金钟已有两只,一只单口,一只连口,单口叫声适中,音质好,没有连口肯叫,连口叫起来都不带歇,叫声较大,我将装它的有机盒放在保温箱的中上部,一是温度高些,二是发音对着保温箱内侧,这样传出的声音大小合适,黑虫买了四条,悠的比野生的慢多了,并好似有潺潺水声,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听了使人心静、放松,蛮享受。11月初野采的三只黑墨叫的给力,在音量、音质上比买的红胸强些,而且这批的红胸叫声和乐版介绍的常见鸣虫图片和叫声中不同,更像介绍的黑墨叫声,介绍的红胸叫声在我们本地野外听过,不好野采。小黄蛉叫声不错,可惜一盒五只叫的都稀,估计没有到大叫的时候呢!野采的长辫草螽叫声一般,但表现很好!还有一只8月20野采的蟋蟀,希望它能过元旦,还有四只霜降野采的飞婷若虫放在蟋蟀罐中,到现在变化不大,估计是滞育了,现将蟋蟀罐抵到保温箱的灯头座上,提高温度,让小若虫在蟋蟀罐中自己调整位置,现练练手,学学经验,为明年份点油葫芦做准备,明年准备用一只蟋蟀罐抵住铝质灯头坐,箱温调到21度,但蟋蟀罐中的温度要高的多,里面用细沙种植油葫芦卵,保持湿度、温度,出不出尝试一下,玩冬虫也不妨碍,哈哈!一举两得!也想份着玩那,全部放在保温箱中了。坐在椅子上看看书,喝喝茶,听听虫鸣,享受啊!最后祝朋友们玩得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