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17 11: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昭大师,俗名王应明.1951年生于广州,长于济南.其少年时期便嗜好书画,在著名画家岳祥书先生的启蒙,点播之下书法和绘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后又到嵩山少林寺拜喜公长老为师,取法号德昭.拜师后更是对书画如饥似渴,如痴如醉,他在喜公长老的指点下以中国的传统笔法为基础.以佛教的精髓为补助,将"禅拳归一"的心法用于笔墨之上,探索出一条"心力,气力,功力"于一体的书画艺术之路------ 青年时代的德昭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学名家之长.得大师指教.以指掌为笔,挥手沙土而得功力;以碑文临帖,积年自悟而得技法.他积功而书,练达而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画艺术风格.其特点为:书法苍劲有力,龙札有形;绘画雄阔深远,舒朗灵动!他应邀书写了少林寺塔林"喜公寿塔"诗偈塔文,"喜公行实碑"碑文,南天观"福"字碑及美国"少林寺",匈牙利"普济寺",法国"万安寺",中国"普明寺"等寺名,中国郑州"文庙"的牌坊,匾额和楹联等等.他精湛的书法艺术受到了各界人士的赞誉.其书法作品获东京第三届国际书画大展银奖,国画人物获国际优秀奖,国画山水获国际银奖.
一个艺术家的成长甚或成功除了其自身有着较高的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在一个适宜的环境里刻苦用功,多学深悟,奋发图强,持之以恒的.德昭大师之所以成功也是如此:他几十年来,参禅与少林武功,博览与佛学经典.从禅理中汲取书画营养,在书画中参悟宗教禅机.德昭每每与其师兄少林寺僧队队长德扬大师切磋武学与书画的内在禅理,亦武亦禅,亦动亦静.他以佛学博大精深的理念治学与书画之中,并与德扬大师"脑清耳聪,手快眼明,气沉步稳,力实身灵"的武学警语中悟出书法真谛.所以其书法作品笔力遒健,结体奇劲,大气磅礴,静中蕴动.可谓:非禅武合一难臻其境,非功深技高难落其笔!
读德昭大师的书画在得到其自然带给的艺术享受之外,更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净化,心灵升华,心灵飘然.仿佛引人入胜,到达一种世外桃源,一种人间仙境一般.比如德昭大师在少林寺修道下山之后所画的<石兰>一画,看似简单无奇,但读其画上注言便是:一块石头几叶兰,此物虽然不值钱,双脚踏遍嵩山坳,一路手托到济南.如此佳作可谓是:石山汉语道佛心,似道非道欲仙人.而<山中览兰野草间>.<山风林浪即梵音>.<松性老逾健>.<米芾拜石图>更是:营造仙境有生灵,似真似幻是佳作了.他的书法技艺在尺幅之间大都富有哲理,佛道.给欣赏者增添内心的积极乐观,坚强自信,无穷力量.这的确是德昭大师将书画艺术的功力练达到成功,甚或极至的佐证.这书传神.画有灵的根源主要是他:内有佛家多年真功,外有画家笔墨技艺的真正体现.
因此,德昭大师在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书画艺术名人";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人物";2007年被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中国世纪大采风组委会评为"十大中国书画大师",被中国国际权威专家协会选为副会长,又被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会选为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