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就喜欢养虫。五六岁时追着大人后面要蟋蟀,养在舅舅给我的盆里(那些都是文革之前的老盆,在搬家时都丢弃了,现在才知可惜)和小朋友斗着玩。上小学以后开始养大黄,最初一二年也是从邻居大叔那里讨要得来的(连虫带盒,盒子是大叔自制的,现在回想起来才发觉那盒子是多么的漂亮,手工是多么的精细)到十来岁时开始去东台路(也就是现在的万商的前身)江阴路,文庙等几处当时上海最大的花鸟鱼虫市场,买虫和盒子,听大人们讲说养鸣虫的经验,学到了不少,真能算得上乐此不疲!大黄,小黄,墨蛉(红胸),马蛉,金钟。最喜欢的就是大黄。(那时好像没有冬蝈)由其是在天气转冷穿上毛衣和外套以后就可以带着大黄上学了,在课间休息时解开外套的扣子,大黄那优雅的声音引来同学们好奇和羡慕的眼光,心里那得意真是••••••星期天还曾带过不少同学去买虫,其中不少同学也喜欢上了养鸣虫,现在偶尔和他们聚会也常提起,真是人生中的美好回忆!十六七岁时有几年没养,二十一岁时又开始养虫,到市场里看到几乎每个摊位上都有蝈蝈卖,于是乎我也开始了我的养蝈蝈的历程!再也没有养过大黄和其他鸣虫,不知不觉今年已经三十有五了,时间过的真快啊!儿子也快六岁了!自从儿子出生的那年冬天就停止了蝈蝈和其他鸣虫的饲养,可能是现在的工作比较轻闲,今年秋天多年的虫瘾终于发作了!又开始跑花鸟鱼虫市场了,不过感觉现在除了万商卖虫的摊位密集点其他市场卖虫的摊位都稀稀拉拉,虫市真是大不如前!蝈蝈的个头,质量叫声也和现在的虫市一样的大不如前了,每次从市场回来都带着些许失望,唯有一次,十一月中旬在我家附近的市场里买了二只冬大黄让我找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感觉!二十五元一只的价格让我很纳闷?因为十月中旬我买了二只秋大黄才十元一只接近满须,但是叫得很不如意,时隔一月冬大黄须也不长个头也小,敢要这个价?(边上须稍微长点的要四十元一只)摊主对我说:这可是石志明的冬大黄!当时我也不知道石志明是何许人也?纸盒里面底部也有着圆形的石志明的印章。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买了二只,晚上到家装进了多年前用过的红木盒子里也没听见大黄叫,次日醒来在四只大叫蝈蝈的叫声中清晰的听到了大黄那优雅的极负穿透力的叫声,(这才是大黄应该有的叫声)顿时把我带到了二十多年前深深迷恋大黄的时光里,沉醉许久才反应过来这是我昨天买回的冬大黄的鸣叫,摊主还真没骗我,从那天后我买虫和虫具基本都在那个摊主那里,现在我和他算是不错的朋友了,真是缘份啊!现在的社会能交个真正的朋友不容易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