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9-9 2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生:
食佐饭未? 偶得下面一传奇短文,可能你已得知,仅供参考。
<亮寶活動>嶺南派首席制籠大師《李牛》四十年代波籠
廣州雀籠是南方鳥籠的代表,有五大名家:牛籠、蝦籠、明籠,坤籠,與北楊籠。
首席《李牛籠》富家手中籠,窮漢十年糧
原名:李牛
生於廣洲,一般玩廣籠之朋友稱謂《牛籠》,《李牛》于二十年代成名,成為嶺南派首席制籠大師,當時《李牛》出名制作嚴謹,一絲不苟,選竺萬中挑一,絕不用劣竺制籠,三蒸九曬過程缺一不可,出品器宇軒昂,大氣非凡,工整得體,成為當時廣州名流公子,達官貴人,西關大少爺,趨之若鶩,手中能得一《牛籠》,成為炫耀身分之象徵。
當時《李牛》是一代大師,多少有一些藝術家之脾氣通病,如要訂制鳥籠,首先要通過三個要求方可答允接訂
第一,先要看看訂籠者之手掌,看後有的客氣遭婉拒,原因是說明,如果手掌細軟如綿,十指纖柔者,必是身嬌肉貴之富人,一生不用粗活,方為合格,原因,手粗腳粗是不能將手放進鳥籠內活動,因為牛籠門口特細,平常門口有五枝竺絲,但牛籠門口只有四枝,一般粗人是放不進手的,免日後粗手粗腳把籠弄壞。
第二,先付全數伍佰大洋,一年後來提貨,早一天不可,一年內不能觀看制籠過程,當時伍佰大洋是一個不菲之數目。
第三,先要答應《牛籠》拿回家要視如珍寶傳世看待。
另外,當時正直戰亂,有錢人家多南移香港,海外各國逃難,鳥籠一拼帶走,國內絕無僅有,戰火洗禮後,僅存在港亦不出二十個,精品則不用多說了,五六十年代一般市值六七仟港圓,精品上萬,現在市值由一般數萬,精品價數十萬不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