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420|回复: 28

根艺创作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8 17: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艺创作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选材
  根的选材主要是从根的材质和形态两方面着手。材质是指根的品种及坚硬程度,一般地说根材要选坚硬一些的,过于腐烂松软的根没有太大的创作价值。根的形态方面主要指根材要能体现出根的特色,如枯板根等;而且要选一些形态比较复杂的根材,这样才能找出更多的命题。

  2.构思
  根艺创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的创作必须尊重根的自然形态,发掘它得自然美,尽量不要人为的破坏它的自然形态,在些基础上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到最能体现这件根材自然美的立意。

  3.加工
  构思明确后,就可以把一些不需要的枝叉剪掉或锯掉,然后在去掉树皮,用沙纸把根材打磨光滑。注意,要把锯口打磨光滑。

  4.着色上漆
  根雕作品通过着色上漆不仅有利于防腐、防尘、防虫蛀,更能强化其艺木效果。现在比较流行的上色方法有两种:(1)本色:所谓本色即指直接上蜡还其原色。这样的颜色清新淡雅,且不会遮盖根的天然纹路,淳朴自然,更显根的自然美。(2)古铜色:其色彩近于红木的颜色。这是一种仿古色,更能突出根艺古朴的特点。

  根雕构思技巧
  所谓根艺品的艺术构思,是指根艺家在头脑中孕育根艺品过程中所进行的形象思维活动。从本质上说来是一种认识过程,其中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窍门,它仍然遵循着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即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创造典型形象是艺术构思中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在创作根艺品前必须事先构思,事先立意,提炼题材、确定主题,选取适当的表现形式和主要表现主题。从根艺创作的实际出发,我们可以把根艺构思概括为观察——想象——灵感这三个阶段来加以阐述:

  一、观察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切知识开始于感觉,即观察。在这里主要是指根艺家通过耳闻目睹直接或间接地对现实事物的观察,通过书本上、电视上、自然界等等的方式看到的许多物体形象就印在了脑海中,包括植物、动物、人物、自然等等的形象,经过长时间的提炼、升华,于是根艺家在感觉方面形成了一种精细敏感的感受力和鉴别力或称审美能力,它使根艺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认识经常有意无意地保持着一种知觉的选择性。根艺家知觉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能够迅速的把反映对象的某种特性、特征、标志等,根据艺术创作的特殊要求选择出来,舍弃一些与创作要求无关紧要的部分,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谓的艺术家的“慧眼”。而观察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和提炼出某种能够提供创作素材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物,如飞禽走兽、幽默讽刺等的形象,这时根艺家的知觉选择性就显的十分鲜明。因此往往一般人看来只能做柴用的树根,在根艺家眼里却是很好的一件根料,原因就在这里。

  另一方面的观察,就是特指对根料的观察,包括对上述根之天趣的感性认识。很多根艺者认为:树根由天然品变为艺术品,必须将树根原料进行仔细地观察,观察程度决定了造型的准确程度和生动程度,作品主题的确定,也无疑要从观察中实现。同样一个树根,由于观察角度不同会导致不同形象的呈现,这就需要观察者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和审定,选择一个最典型、最生动、最自然感人、最能体现根料自然美感和最大限度利用到根料特点的艺术形象。一旦观察失误,造型就会失误,从而引起太多的遗憾。

  对于两种观察都是十分重要的,根艺强调自然美、美的自然,或“虽经雕琢,不失自然”,既要考虑树根固有的天趣,又要强调艺术美,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的主要意志融化进去,把社会现实、自然物最实质性的东西反映出来,要典型化,要有情趣,有神韵,还要有新意。形式上要总体、局部要有变化有起伏、强弱、张驰、快慢。总体第一印象要十分强烈,能很好的吸引人,然而这些离开两方面的深入观察是办不到的。

  二、想象
  根艺家对社会、自然以及对根料本身的感性认识,是形象思维即想象的思想基础。在艺术构思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中,中心环节是想象活动,没有想象,根艺家就无法以艺术的方式概括生活,创造出高于生活、高于自然的艺术形象来。想象可以使根艺家从广阔的范围内去反映客观世界、创造艺术世界。不论根艺家生活经验多么丰富,根材多么繁多,如果它的创造活动只限于某些对象的直接模仿上,那么他的艺术作品对于现实的反映,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非常狭小的,表面的。

  根艺家必须在一件根料的原形上,进行充分的想象,使根料超出他的表面而突出它的内涵,以此来吸引人、感染人,让人看了能够体会到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并尝试着去理解和体会这种情感。这样的做法才是优秀艺术家所有的,这样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根艺艺术。

  在实际创造中,想象有时候是和对根料的反复观察同时进行的,有的根料,要从各个角度观察,终于会在某一个角度找到了灵感,许多根艺家都是这样,他们把一件树根或枯木放在桌子上,进行长时间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揣摩,反复构思,因材立意,因材施艺。在艺术构思不成熟、题材立意未定,根枝取舍把握不准时,决不轻易、盲目、草率地进行取舍。这是很重要的。

  三、灵感
  灵感在根艺构思的过程中,是形象的孕育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质变的表现,也是根艺家在构思中所产生的强烈的创造欲望在形象上的体现。灵感以观察、想象为基础,是观察、想象的必然结果。根艺家生活经验、创作实践经验越丰富,想象力越丰富,获得的灵感的可能就越多,缺少或不注意对社会和自然的观察,一般是很难有好的灵感的。灵感经常是在根艺家高度紧张地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出现,它的来临的突然性,实际上是根艺家心理上的反映。想的多了,灵感也就来了,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在根艺创作中边观察、边想象、边制作的现象也是有的,甚至在最后时刻突然改变原来的创作意图也是有的,实际上观察、构思、灵感制作是错终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一件作品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就是这些方面不断思索和融合的过程,有时候一个大的作品要经过长期的构思,出现几次灵感,几次动作才能完成。这也是很正常的。

  根雕命名
  根艺品制作成以后,需要命名。好的命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令人心旷神怡、不断咀嚼。根艺品的命名有很多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依形命名 是指依据根艺品形象直呼其名,尤其是动物造型。这种命名法的优点是一目了然,直接了当,但是有时候会浅露无味。

  2.依势命名 是指依据动物瞬间神态动势起名。这种方法有时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能让人直接深人主题。但是有时候也是回显的浅露无味。

  3.依意命名 是指按照根艺品的意境命名,有的用动物意境,有的用山水意境,都是很好的命名方法。让人遐想。

  4.取诗句命名 某些根艺品富有诗意,可以用诗人名句来点题。这种命名方法嚼之有味,高雅内涵,是一种常用的命名方法。

  5.依人命名 是指对人物造型作品的命名,求其神似,适当夸张。也能有不错的效果。

  6.依文命名 是指以中外文学故事、神话传说、成语典故、风土人情、地方文化中的人物或故事情节命名之。
发表于 2008-7-15 21: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这理论知识,以后看木雕就更有看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23: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同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8: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对木根很着迷, 得到众人划浆老师的理论指导,觉得特别解渴, 还有一个问题,作品完成后保持原色需涂什么蜡?再次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1 09: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件作品这么多复杂程序 太佩服哪些制作艺术家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4 00: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学习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5 12: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luxuanli于2008-07-31 18:10发表的 :
最近对木根很着迷, 得到众人划浆老师的理论指导,觉得特别解渴, 还有一个问题,作品完成后保持原色需涂什么蜡?再次谢谢
想方便快速就用固态地板蜡.想麻烦就用蜂蜡加汽油融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6 22: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有见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8 15: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奥秘于2008-07-15 23:24发表的 :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