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47|回复: 14

[鉴赏] 看了唐版的(散仙文人)转一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 10: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0000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0: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a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选仙钱是中国花钱的一大品类,是宋代的一种博戏工具,当时行于宫中和仕林, 闺阁中亦为之。北宋庆历、元丰间诗人王珪(1019~1085)在《宫词》中如此描述宋人游玩选仙博戏的情景:“尽日闲窗赌选仙, 小娃争觅到盆钱。上筹须占蓬莱岛, 一掷乘鸾出洞天。”

选仙钱是以传说中的神仙形象作为钱面文饰图案,背铸有一首相应的五言诗句,图文并茂,流溢出诸仙的脱俗灵幻和诗词的浪漫意境,而那苍劲中带灵秀或端庄中显古朴的地道的早期宋版字更为钱体增色不少。其材质目前所见皆为青铜,形状有圆牌形、方牌形或外圆内方的钱形,个别圆牌和方牌形有上方带挂环的,有人认为带挂者年代稍晚。圆形选仙钱仙名与人物图同在一面,方形选仙钱仙名与五言诗同在一面。

目前所见选仙钱的仙种,大约有十三、四种,无论那种形状,均十几枚仙钱一套,它们的诗文分别如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0: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母: 我有蟠桃树,千年一度生,是谁来窃去,须问董双成。

曼倩: 青琐窗中客,才称世所高,如何向仙苑,三度窃蟠桃。或:

本是真仙侣,才为世所高,偶因向天苑,三度窃蟠桃。

双成: 王母叫双成,丁宁意甚频,蟠桃谁窃去,须问(捉)坐中人。或:

绰约去寻真,仙源万木春,如寻窃桃客,定是滑稽人。

琴仙: 膝上按焦桐,宵分一曲终,知音有谁是,明月与清风。或:

瑶琴兰玉轸, 玉灏月澄秋。惊起芝田鹤, 婆娑舞不休。

棋仙: 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交采樵客,柯烂不知归。

诗仙: 价重篇篇玉,声传字字金,江山为我助,无日不高吟。

酒仙: 山中徒命侣,河朔漫飞觞,直把千钟酒,今宵醉一场。

醉仙: 笑傲诗千首,沉酣酒百杯,若无诗酒敌,除是谪仙才。或:

醉弄虹霓笔, 碧云章初成。□□□传写, 先□许飞琼。

散仙: 尘分不我留,身计白云浮,欲问真游处,三山与十洲。

逸仙: 或入长安市,闲眠卖酒家,夜来矜巧术,开尽鹤林花。

壶中仙:有时壶内去,去即一千年,荣辱悲欢外,须知别有天。

拔宅仙:一夕玉皇诏,为君功行成,分明五云里,拔宅上三清。或:

尘世纷华远,丹台姓字新,只因功行满,归作玉皇臣。

龟鹤仙:龟鸣鹤喘息,龟鹤两长生,洞府相随去,丹青画不成。

其中,醉仙或称“醉仙伴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选仙钱原本是一种用作博戏的赌具钱品,由于其饰有吉语祥文,图景带意,意境生诗,历来被文人雅士所珍爱。最初选仙钱都是无孔的(钱币形状者除外),为便于成套携带使用方便或单枚佩戴方便,传世及出土牌形选仙钱多数都被古人打过孔。清末藏泉家叶德辉《古泉杂咏》有一诗: “一串铜牌赌仙钱,仙家岁月日如年,园中斗大黄金橘,乞与真灵作洞天。”正是这些选仙钱打孔成“串”的体现。至于打多个孔的,则作为佩戴品应该是无疑的,这足见早在宋元时期,选仙钱就已经被时人喜欢和注重。北宋历代皇帝倡文, 重诗重画重史, 文人地位很高, 形成了我国文化最繁荣的历史时期之一。所以,当时游戏的文化味道也极浓。选仙钱作为历史文物,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珍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11: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钱,好解说,图文并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15: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可惜东西磨损得太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16: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的详细,学习一下。
这样的帖子真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6: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世选仙钱由于佩戴的原因,几乎无好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 22: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军事弱而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从选仙钱可见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