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58|回复: 14

[求助] 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7 2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同的泥料泡茶有讲究吗?
清水泥,
底槽清泥,
本山绿泥
老段泥
紫茄泥
朱泥
紫泥等
发表于 2008-3-17 22: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过于专业,不敢乱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08: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很复杂,希望大家发表各自的体会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09: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茶要选择不同的壶,例如泡铁观音和普洱茶,要选择体积小、开口小、热气不易透出的紫砂壶,而泡绿茶就要选择开口较大、散热性与透气性好的壶,这样的壶一般含石英砂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11: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砂壶形制上分有高、矮两个类型,按茶理而论,壶形高者则壶口盖必稍敛,宜于沏红茶,因红茶在焙制中是通过发酵的,故高壶沏泡红茶,更觉香浓蕴藉。矮型壶口盖稍敞,绿茶在焙制时未经发酵,叶绿素没有破坏,沏泡不宜深焖,故扁形壶泡绿茶,倾出时澄碧清新更显色、香、味的佳趣。
你用壶盖轻敲壶身,如声音清脆的可泡铁观音、绿茶,反之声音沉闷的可泡熟普洱或红茶。
先谈谈壶的容积。一般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泡普洱茶的紫砂壶容积一般要比泡乌龙茶的大些。因为云南大叶种茶本身叶片比较大,大一点的壶有利于叶片充分舒展开、内涵物质的释放,而乌龙茶讲究小壶,逼出香气。所以壶不能大。泡普洱一般宜选择180亳升~200毫升左右的茶壶,当然也可选择更大一些的壶,视喝茶人数的多少而定。

其次,谈一下壶型。泡普洱茶宜选择脖大、耳桶饱满的壶型。出水一定要好,流以直流,剑流最好,口盖一般不宜过小,过小不利于壶内温度散发,尤其是品饮新制作的生茶时,紫砂壶型中苦涩就会增加。口盖过大也不好,象虚扁一类的壶型,饮用过程中口盖过大,热量散发太快,茶香就不能饮满,常用的壶型推荐象景洲石飘,仿古,标准水平,巨轮珠等。方型壶由于是方流,出水一般都较慢,不推荐。还有象药型等实用性都可能会差一些。

关于壶泥料。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喝普洱茶的目的是为了试茶还是为了饮用。有时候我们喝普洱茶就是试一下茶质的好坏来决定是否有继续存放的价值。这时该用目数高的朱泥壶就好,基本上比较能如实地反映茶质的好坏。正常饮用的话选择朱泥段的泥料为宜,紫砂可以吸附一部分与普洱茶质中不好的苦、涩、吸烟味,用紫泥壶来泡渥堆味会减少很多,老的入仓茶也可以用紫砂来吸附一定的杂味。

还有就是烧结温度与壶壁厚度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是泡干仓老茶,本身茶质就很好,苦涩度也低,水甜,就不必选用烧结温度低的壶,而宜选用烧结温度高、壶壁薄的壶,这样可以更好表现干仓普洱好茶的香、醇、滑、厚来。吸附异味就不是太重要。熟茶来讲,窑温低、粗砂壶壁厚吸附堆味的能力最强,熟茶由于要迅速降低茶的温度来减少清涩味、壶壁厚薄一点,烧结温度低一下为好,宜选用红泥本山绿泥、降坡泥一类泥料所制的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11: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便于各位壶友按各自泡饮需求选购茶壶,大略总结以下两点:

1,扁壶型,如仿鼓壶、虚扁壶等,身筒矮,不易储温;口大,与空气的接触面就大也易散热,壶口大揭盖还便于观察绿茶在水中的形态美感。这种造型特别适合泡绿茶,使较嫩的绿茶不易泡老,可较好的展现出绿茶滋味清爽、鲜活的特点。

2,而类似于西施、匏尊、容天,莲子,掇球等等,肚大,口小,不易散香;壶深,易于保温。这种造型适合泡乌龙茶,铁观音,普洱等需要高温发茶的茶叶。它容易表现出乌龙茶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甘甜的特点。泡普洱的亦是口感突出,陈香不绝;潮汕工夫茶讲究壶的宜小不宜大,宜深不宜浅。因为乌龙茶叶呈卷球状,圆形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以让半球状的茶叶完全舒展,圆形的壶壁可让水在壶里顺流而转,跟能温润地将水与茶叶紧密结合,有利发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17: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8 18: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8 22: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 泥】  红泥在早期是最常用之泥料,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红泥原矿提练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新壶初用,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朱红,泡茶鋉数日则如朱泥.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3%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
【缎 泥】  缎泥,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为江苏宜兴黄龙山.本山绿泥原矿提练而成;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在一般缎泥产品会"吐黑";近期来所用窑炉为高温窑,所烧成之缎泥壶,可轻易提升至所须温度,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极少吐黑.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3%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黑 铁 砂】  黑铁砂,为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原矿提练再加入锰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30度C / 收缩比约12%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
【大 红 袍】  由宜兴市洑东乡西面,在任途村与红卫村交介处小煤窑矿区,所开采的夹层嫩泥。含氧化铁,在炼泥过程加入天然铁红粉提升红色,经过窑烧会变成大红色,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泡茶柔顺好喝。
矿区:宜兴市洑东乡西面
窑温:约1040度C / 收缩比:约45-55%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
【兰山朱泥 又称小红泥】  由宜兴市洑东乡东面的矿区所开采的嫩泥,因含大量的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又称小红泥),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跟一般红泥含矿量不同泥质较多。
矿区:江苏宜兴市洑东乡
窑温:约1080度C / 收缩比:约20-28%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 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紫 茄 泥】  紫茄泥,紫茄色泽温润讨喜。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铁量高,在黄龙山脉紫砂中挑选提炼出来的特殊紫砂泥矿,泥色:茄紫胎骨坚润。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脉。
窑温:约1150-1200度C / 收缩比:约12%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 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墨 绿 泥】  紫砂泥色配比之一。将着色金属氧化物氧化钴、氧化锰,加入本山绿泥中配制而成的一种紫砂色泥。经烧成后, 呈深绿色至墨绿色,墨绿泥呈色的深浅,随氧化钴、氧化锰加入量的多少而定。
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5%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拼 紫 泥】  拼紫泥,是用不同泥调配而成,简称"拼紫泥"也称调和泥为较常用的紫砂泥料,烧成呈棕色,在市场接受接受度很高的泥料。泥性:稳定性特佳,容易掌控,结构紧密,可广泛利用,成型相对容易。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50~1200度C / 收缩比:约11%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 普洱茶各种系列
【清 水 泥】  清水泥,为原矿紫砂,赤铁矿、云母多早期较常见的泥料,被广泛使用。泥性:容易掌握,稳定性高。(清水泥概念应用甚广,稍后真品论坛专贴论说)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
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1%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 普洱茶各种系列
【底 槽 青】  底槽青,为原矿紫砂,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娇艳,呈紫红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系四号井
窑温:约1170度C / 收缩比:约11%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黄 龙 山 石 黄】  黄龙山石黄,开产于黄龙山的嫩泥矿,近代用来做朱泥壶的原料,嫩泥矿中含砂量重,坊间常用来做仿古朱泥壶。
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8%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铁 星 泥】  铁星泥,此泥料在早期做壶使用较多深紫茄色、色泽温润。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赤铁矿的含量特别多,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非常密集的小熔点,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脉4号井。
窑温:约1150-1200度C / 收缩比:约13%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 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黑 星 紫 砂】黑星砂,此泥料在早期做壶使用较多,浅棕色含细黑色颗粒、色泽温润讨喜,矿中极品。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赤铁矿的含量特别多,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非常密集的小熔点,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冲泡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在,黄龙山脉紫砂中挑选提炼出来的特殊紫砂泥矿,泥色:浅棕色,此种泥料非常难得稀有,泡茶好喝,评价特好。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脉4号井。
窑温:约1150度C / 收缩比:约11%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9 01: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太笼统,不好回答。所谓“讲究”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1、不同泥料的壶用同一种茶叶试泡,比较口感、风味有什么差异。
2、不同泥料的壶用何种茶叶更易养,而养成效果有什么差异。
为了便于有条理地说清问题,先按品饮和泡养效果把茶叶、茶壶、评价标准粗分一下类(种):

茶叶:a、熟普
      b、生普
      c、红茶类(祁、滇、川、闵等)
      d、乌龙类(岩茶、观音、乌龙等)
      e、绿茶类(白、黄、花等)

茶壶规格和使用时间:容量250cc左右
                    壁厚3.5mm左右
                    开壶后一年内,以每日冲泡8~10g茶叶计。(随使用时间增长,差异趋小)

冲泡方法:按各种茶叶不同要求,注水稍待,随即全部倾入公道杯。其间以热茶冲淋壶体数巡,每隔数日涤净拭干。

品饮指数:*** 香气高爽,滋味醇厚,最大限度地呈现品饮茶叶的最佳风味。
          **香气明显,滋味浓郁,较好程度地呈现品饮茶叶的主要特征。
          *香气黯弱,滋味寡薄,无法呈现出品饮茶叶的基本特征。

养壶指数:*** 养成需时最短,效果显著,壶体易生浑朴黯然之光。
          **养成需时较短,效果明显,壶体易生沉静优雅之光。
          *养成需时较长,效果不显,壶体仅现泡用涤拭之痕。

评估建议:
-清水泥
品饮效果: a***  b***-   c***  d**-  e*
(*代表品饮指数)  
养壶效果: a***  b**    c***  d**   e*
(*代表养壶指数)         

上为小弟建立的基本比较框架,并据此斗胆对阁下提出的各色泥料中的清水泥做了尝试性评价。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任何感官体验都带有主观性,对茶叶和茶壶的评估框架搭建,纵然出自陈宗懋和顾景舟之手,只怕也难以调和众口。
正是缘此逻辑,小弟才未对诸如泥料优劣、目数、泥门松紧、烧成火候、冲泡技巧、茶叶存储等影响因素一一量化评定。且个人认为,如果不用留根泡法,在连续品饮时,器形、泥料对茶味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信其然者,自可盲饮验证,若十中七、八,阁下自可对其敬若天人。

庄子曰: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小弟沉迷妄想,竞作刻舟之语,是与不是,当在两可。
         
底下的小弟不弄了,兄其恕之。
....................................................
底槽清泥,
本山绿泥
老段泥
紫茄泥
朱泥
紫泥等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