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能看出两张图中的鸟有什么不同吗?上图中的鸟是一种 “全球性易危”鸟类——短尾鸦雀!
3月1日,我在宁波四明山拍摄到这种鸟。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会长、鸟类生态学博士陈水华看了照片后确认,短尾鸦雀为首次有照片确证的浙江鸟类新记录!而右图中的鸟是宁波城郊常见的棕头鸦雀,尾部明显比左图的鸟长。
当天上午,在鄞州区鄞江镇西南数公里处的四明山的一处山脚,我和观鸟爱好者 “微距LC” (网名)正沿着山间小路往上走,忽然从路边灌木丛里传来一阵热闹的 “啾啾”叫声,仔细一看,是一群头部棕红的小鸟,其体形比麻雀还小很多。
“这种鸟以前没拍到过!” “微距LC”说。果然,尽管它的喙的形状与普通的棕头鸦雀差不多,但却没有棕头鸦雀那样的长尾巴。
只可惜,这些小家伙太活跃了,尽管当时它们在我们眼前逗留了好几分钟,但总是在树丛中跳来跳去,很难拍到。最后我只拍到5张照片,其中只有两张比较清晰。
当天晚上,通过翻看鸟类图鉴,我觉得这鸟很像是短尾鸦雀。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上是这样描述的:短尾鸦雀,雀形目莺科鸦雀属,是一种体形微小的褐色鸦雀,为全球性易危鸟类,目前对其分布范围知之甚少;此鸟不常见于福建武夷山,在湖南南部的莽山曾有记录,因而在中国南部的其他丘陵地区也应该有分布。
随后,我把疑似短尾鸦雀的照片上传到了浙江野鸟会的网站上,向专家求教。很快,陈水华博士回复说: “祝贺祝贺,非常重要的记录!”他还说,在浙江,短尾鸦雀以前只是在天目山有过观鸟记录,但没有照片验证,因此还不能真正算浙江鸟类新记录,这次在宁波四明山拍到了,就可以说是确证的记录了
这只长得像麻雀的小鸟 来头不小啊
全球易危 所以很少看到
但这回在我们浙江
第一次被人拍了个正着
这四五年内
已有20多种省内无记录的珍稀鸟类被发现
联系了鸟类专家陈水华。他说,这些年,浙江还没有发现过短尾鸦雀,所以在《浙江鸟类志》中,短尾鸦雀并没有记载。实际上,我们对它的研究也不多。
以前我们比较多地关注的是一些大体形的鸟类,像丹顶鹤、天鹅、朱鹮,而对小体形的鸟类关注很少。
这一次宁波四明山短尾鸦雀的发现,有了照片的证明,看来,它可以为《浙江鸟类志》增加内容了。
近年来,人们对鸟类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被发现。2003年,“浙江省野鸟会”成立,现已有200多名会员。这些会员基本上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在追踪鸟的足迹。
在我省,这四五年的时间,已经有20多种以前省内无记录的新的珍稀鸟类被发现,这其中包括点胸鸦雀、日本歌鸲、凤头鹰、林雕等等。
去年10月份,野鸟会的拍鸟高手在海宁发现了47种珍稀鸟类,这些鸟类有 “鸟类敢死队员”的阿穆尔隼、“世界飞翔冠军”的游隼、全球近危鸟种碧纹鸭等等。
同时专家也确定了海宁是迁徙候鸟的一个很重要的迁徙地、越冬地,并呼吁在这里建立保护区。
今年2月,野鸟会成员在温州永强海涂发现23只驻留过冬的卷羽鹈鹕,它们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卷羽鹈鹕在东亚的最大种群之一。
另外,在杭州青山湖、下沙也都发现了鸟类的迁徙点。
我省这几年来,不但有新物种发现,一些10多年没了踪迹的珍稀鸟类也重新被发现,如东方鹳、卷羽鹈鹕、白鹅雁、小天鹅等。
珍惜鸟类的发现,不但丰富了我省鸟类物种分布,同时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的局部环境变好了,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但也不排除这只是我们关注后,发现了以前本来就有但没发现的鸟类。
名词解释
全球性易危动物: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势必沦为“濒危”者,或因接近某“濒危”级别,而必须予以保护其生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