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鸟友们,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鹦鹉的驯化与调教。人工饲养的笼鸟,经过特别的训练,可以驯化,也可以调教,有的还可以成为教师鸟。
为了便于训练和调教,进行笼养、架养、散养的鹦鹉,最好从雏鸟开始人工繁育、饲养、驯化。有些种类的鹦鹉在出生3-6个月开始训练亦可。若选自成鸟或接近成鸟的也野鸟直接驯化,则驯化难度较大,对经验不足的饲养者则往往造成失败。
训练鹦鹉的技艺和方法:
1.训练技艺 首先要驯熟,与饲养者亲密无间,对周围的人无惧怕心理,无生疏感,无跑飞现象。在这样的前提下驯鸣唱,排技艺,看飞舞。
2.学语和鸣唱 鸣唱是各种鸟的本能,尤其是雄鸟表现更为突出。在求偶期,在春秋季节表现更为明显。鸣唱高昂且婉转,如金刚鹦鹉、美声鹦鹉、牡丹鹦鹉等。更有不封鹦鹉可以学语,就是学人说话,学会人类简短语句或多种鸟类鸣叫声。如玉鸟、百灵鸟、画眉鸟、山雀、相思鸟、八哥、鹩哥等。这样更得到养鸟人和爱鸟人的赞许,使饲养者兴致增加。从经济利益来说,可以使鹦鹉的身价也提高百倍。
训练和学语,最好选择幼年的雄性个体(这里说的不代表雌性个体就不会说话,说的话就没有雄性好,说的话没有雄性多),进行定区,定时,定环境的连续不间断训练。前提是无惊忧、无杂音、较为安静的场所、关键是鸟本身健康无病。采用方法是重复多遍驯教法和单音节、少语句不间断法。
3.放飞 放飞是观赏鹦鹉学习多种技艺的基本训练,这里要大家注意,只有在笼鸟放出后不逃的基础上教授其他技艺,飞鸟训练鸟整天处于半饥饿状态,使鸟时刻有求食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为训练技艺和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凡是训练技艺的鸟,每天的傍晚饲喂一定要充足。使之保证夜间正常休息和第二天的常规放飞训练。
处于半饥饿或饥饿状态的鸟,在训练时和求食迫切时刻,驯鸟人应把食物置于盘上或手中,口中同时发出喂食讯号,用以形成条件反射。引诱被驯飞的鸟到手掌啄食或飞回笼中。经过反复多次训练使鸟对手掌感到亲切,实际上是以食物诱导其发挥作用,最关键的是驯飞距离应不断加长。
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希望各位鸟友继续关注哟!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