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蟹肥月圆,金桂飘香,这中秋之夜,百虫争鸣,正是一年最美的夜晚。
玩斗蟋的人,现在是最忙碌也是最精彩的时节,市场里,弄堂里,街道边,刷牙者斗虫者博花者众也!
咱呢,凑凑热闹,弄几个蛉子,也算是虫季没有白过。
前几天看坛子里很多虫友聊起大黄蛉,说大黄蛉,最近时髦流行汊口蛉,虫友褒贬不一,俺今年也尝了个鲜。说两句吧。
感受之一,汊口蛉究竟是什么蛉?
大家都知道,汊口这地方,一年出不了几百只虫,现在每个摊子上都有,当然不是真的。再说了,行家说真正的汊口蛉价格绝对不会便宜,对于现在10多元一只的虫,是不是真正的汊口蛉,不辩自明。真正的汊口蛉,俺是见都没有见过的。
但是,最近我入了一只汊口,却意外地找回了几年前的感觉,那种野性那种硬朗,那一天鸣叫9小时以上的感觉,又回来了!!
汊口蛉的玄妙在哪里?前几天我们论坛的内行朋友小占已经明示:
1。野生虫不多,大概24包里有一包。
2。人工比较贵,所以野生虫会卖的比较贵一些。
想必大家一定明白了,野生虫一般是放在哪里卖的。什么样的蛉被选作汊口蛉。
感受之二,半人工虫和野生虫之辨。
汊口蛉之中是不是100%的野生虫呢? 据我观察,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是要挑野生的并不那么难。
大黄起叫后,观察背部靠近翅根处(即内翅根部),人工/半人工的虫,这里会泛浅绿色甚至有些偏蓝色。而野生虫这里全无绿蓝之色。要等虫起翅观察,是因为有些半人工虫不如人工的那么明显通体透绿,但是这个部位似乎是逃不掉的,要全退色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话止于此,最后老生常谈——相虫之道,不在噱头;返璞归真,乐在金秋!
祝大家都能选到好虫,中秋节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