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8-24 14: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特意和一位正宗老北京(二环内居住,三代以上,才可称谓),面谈求教关于盖板和钩子的历时,是否严谨也尚待更多老玩家印证,所谓现学现卖也好,活到老学到老也罢,关键是态度和方向,我的顾问不止一位,年纪最大的80了。
我知道的趣闻也不老少,私下交流吧,书归正传!
最早老北京装饰笼顶的是盖布,钩子的叶子放在上面是用来压盖布的,盖布是用布一层面糊一层那样做出来的,上面刺绣,比较软,放上面是起到压制稳定作用的。到了文革后期,开始出现绝缘板自制的形式,铁质的盖板也开始出现。最早出现高敲闷子活,也就是以秃刘、小董、马井泉为代表的那种款式,是八十年代初期才面世的,而最早制作元宝形式素板的作者是老陈太太夫妇。
早时候的钩子材质是生铜的,根本没有延展性,我就没搞明白如果是板李秃刘他们的盖板,那么厚是怎么把叶子放上面的?
前门张的板子很薄,条件还允许,也请持把叶子放上面的鸟友解疑答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