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0-29 20: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网上找的
紫竹
紫竹,禾木科刚竹属。拉丁名:Phyllostachys nigra 别名:黑竹、乌竹。地下茎单轴散生,秆高3~8米。秆幼时淡绿色,密被细绒毛,有白粉,1年后渐变为棕紫色至紫黑色。秆节处两环较隆起,箨环下有白粉。叶二三枚生于顶端,窄披针形,先端渐长尖,下面基部有细毛。边缘有小齿,背面有白粉。笋期4月下旬。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较耐寒,可耐-18℃低温,北京可露地栽培。
放置场所:竹类盆景宜置于温暖、湿润、背风向阳之处。夏季不宜曝晒,最好放在荫棚下、水池边。冬季低温时,耐寒的竹种,一般收进室内即可,而南方竹种,如佛肚竹、凤尾竹等畏寒的种类,则宜收进温室越冬。
浇水:竹类盆景的管理,要特别注意水分的供应,生长旺盛期或夏季高温时,要勤浇水和喷水,但不可使盆中积水,否则很易造成烂鞭根现象。
施肥:每年5~8月,可追施2~3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为使其能有充分的养料满足其发笋和叶片代谢的需要,进入秋季要进行1一一2次松土,然后施肥,以促进笋芽的形成和生长。施肥的种类以沤熟的饼肥液为好,一般不用化肥;施肥浓度不应太高,以免烧根。先松土,后施肥,待渗入盆士后再浇水。施肥后在肥上加盖一层细土,以防止肥份的散矢,也可使盆面保持清洁。如果放置室内,还可于土上加盖一层塑料膜,以防臭气污染。如盆土养分不足,会引起多种变态和生长不良的现象。如叶片出现发黄现象,可在盆土浇水时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以及时防止因缺铁造成的生理黄化。
修剪:对于竹类的重叠枝、交叉枝及影响造型美观的枝条,随时可进行修剪,对于生长过长的枝条可以剪短。在盆景定型以后,一般可将再出的新笋及时拔除。
翻盆:竹类每2年翻一次盆,时间以4~5月为好。翻盆时要注意保护鞭根上须根,壅以肥沃疏松的培养土。翻盆后要放在庇荫处,并保持盆土湿润,勤喷叶面水,以防叶片萎缩。
病虫害防治:竹类盆栽病虫害较少,主要有竹螟、介壳虫、蚜虫等,可用敌百虫800倍液或敌敌畏1000~1200倍液喷治。
冬防结冰绝大部分盆栽竹类都比较怕寒,因此盆土不能结冰。霜降后即应将其搬入室内。如为小浅盆竹子,可将其置人一个大花盆中,上面覆盖一层厚土,以利于抗寒,也有益于抽笋;如为大盆竹子则可于竹根土表加盖一层厚土,土上加盖一层塑料膜。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