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山雀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鸟,对领地有很强的占有欲,原因肯定是因为食虫特性进化而来,领地小了虫子不够吃会挨饿,这个在野外很普遍,而体型娇小的贝子肯定不会跟大型的食虫鸟较劲,所以同类之间甚至同属之间肯定存在争地盘,互相打架的现象,由此可知,体型大、阅历深的鸟会占有更好的领地,好领地的标志无外乎树高林密水源充足,并且远离人群,所以这样的鸟受外界干扰的机会就少,渐渐会养成胆子大、斗性强,领地大了为了维护领地叫声自然也得大点才行,否则没法警告周边的邻居啊,于是乎大体型的鸟就具备了体壮、胆大、好斗、叫声大的特点,进而言之就是胆子大抗干扰能力强,这也就是老师们说的大将风度吧,这样的鸟进了笼子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就是宁死不屈,看见光亮就撞笼,不死不休,没关系,对付这样的不乏教授级别的老师教我们怎么做,无外乎就是多闷笼,少见人,时间能说明一切,第二种则是胆子大,不在乎,山里是条龙,笼子里也不怂,不见人的时候到处蹦,见了人倒是倍儿安静,害怕?有点,不过也只是有点而已。这种鸟应该是大家心目中的极品了吧,只要照顾得当,回报一定是惊人的。
而体型小的鸟只能被排挤到不好的领地,吃的不好,还整天提心吊胆,又怕天敌,又怕同类,尤其是要面对当年的小鸟争地盘,原毛打不过牛X的,也就只能在这些侏儒身上找点便宜了,这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总之一点,就是怕,随时随地的怕,本来就有点精神分裂的迹象了,再被人捉住关进笼子,没疯就是万幸,喷笼、搬头扭脖广播体操那是一定的,好不容易不怎么怕人了,坏习惯也已经养成了,得,已然如此了还能怎么样,舍不得放那就继续养吧,等到一来二去终于开口大叫了,嘴张的不小,声音死活放不出来,膛音不足穿透力差,碰见同行一起遛鸟还被砸得好几天不敢出声,主人最终无奈:“贝子爷,烦请您去别处吉祥去吧”
再回到长相上,曾经看到动物世界中说“营养好的雄狮鬃毛浓密而且颜色更深”,貌似贝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吃的好自然身体好,黑片自然就大,同时也就毛顺(油性大)尾巴长(营养好羽毛毛自然能长的好)。
说到小辫,竖起来是为了炫耀,两只鸟打架,只有得胜的鸟才起凤头,如果有只鸟长期竖着小辫,大家可以想象它的地位如何了
说头脸,头脸(脑袋)大小这得取决于它的父母了,人类婴儿5岁以前是颅骨发育的高峰期,而鸟是学飞以前,父母的领地好也就能培养出身体健壮的雏鸟,甚至一窝中第一只孵化的肯定比最后一只头脸要足,毕竟永远都比其他兄弟姐妹早了一步,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就是这个道理,借用绣眼区的一句老话:“大头娃娃人人爱”,山雀里照样行得通
说站像,举个例子,两人打完架,不用看脸色,只要看谁站的直就知道谁赢了,鸟也一样,大笼里谁怂谁就矮一截,谁牛谁就腰杆硬,虽然也不排除亏膘造成的暂时性懦弱,不过貌似没有哪位有专选亏膘鸟的癖好吧,除非鸟商便宜甩卖了,哈哈
本人养了几年鸟,经验不能算丰富,去年冬天养了第一只贝儿,个小口轻毛病多,所以决定今年入秋再选一只,瞎想了一阵就想出这么些乱七八糟的,大家可以借鉴也可以批判,再借用一句老话:抬杠长本事,探讨出真知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