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86|回复: 6

[饲养] 浅谈百灵类雏鸟的喂养及常见疾病防治.【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8 16: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饲养篇


随着天气的转暖,气温逐渐升高,大批的雏鸟将会陆续上市,今将本人的经验及知道的一些肤浅的东西整理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同时,欢迎大家交流。
雏鸟的人工喂养:“养鸟不容易,育鸟就更难。”雏鸟出壳时听觉已经发育良好,机体仍处于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皮下脂肪薄,体表光裸无毛或仅有稀疏的绒毛,不能睁眼,腿脚无力,体温也不能保持恒定,所以保温和耐心饲喂等工作非常重要。如果饲喂的时间、数量和次数不符合要求,就容易引起雏鸟体质下降,甚至死亡。
雏鸟的发育过程分为绒羽期、针羽期、正羽前期、正羽后期、齐羽期五个时期。绒羽期、针羽期、正羽前期,此三期也叫雏鸟育成危险期。正羽后期、齐羽期此二期也叫雏鸟育成安全期。

(1)雏鸟育成危险期的喂养:
饲料及方法:豌豆粉10%--20%,熟蛋黄40--50%,加青菜泥50--30%,每只鸟每天加入土霉素1/8片维生素C 1/6片、干孝母1/3片,共同研磨均匀成稠浆状加浓鱼肝油滴剂1--3滴调匀。随日龄的增加逐渐增加豆粉的比例、减少菜泥的比例,增添虾粉及钙剂。喂时,用喂食竹片挑取少量饲料,轻轻敲击育雏窝,雏鸟即会抬头,张开嘴乞食,趁鸟张嘴时,迅速将竹片送人鸟的嘴内。喂食动作要快而稳,稍慢鸟嘴就会闭合,因这阶段的雏鸟还不能长时间抬头张嘴。喂食量以鸟的右颈部明显突出,鸟也不再张嘴时为宜。由于雏鸟的食量很大,一般早上6:00~6:30喂第一次食,晚19:00喂最后一次。开始l~2 小时喂一次,7天后可3~4小时喂一次。再往后可根据小鸟张嘴及叫声进行饲喂。在这段期间内,如果雏鸟自己能够啄取掉落的残渣来吃,这时就可将饲料放在旁边,让它们自己来吃。
饲料的温度:


一般来说鸟的体温在38---39度之间,如果,饲料的温度低于37度,1--2周令的雏鸟会产生拒食,高于43度会造成口腔、食管、胃等上消化道灼伤,必须注意。

环境温度:
雏鸟育成危险期,由于羽毛未丰满,无法保持体温,而且这时候雏鸟的中枢神经尚未发育健全,还不能调节体温,自然繁殖需依靠亲鸟孵伏来保温。人工饲养时,这——阶段的温度要保持在25C以上。为此,人工饲养时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窝下要铺一些羽毛或棉絮,夜间还需盖上一层薄絮防止散温过快,但要注意通风。随着羽毛的丰富和气温的升高,再逐步减少窝内的铺盖。如遇到气温明显下降,可在笼内挂上25~40瓦的电灯泡,灯泡外围上一层黑布。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也不能使幼鸟过分受热。

(2)雏鸟育成安全期的饲养:
雏鸟育成安全期,这时期是出壳25—60天的雏鸟,身体的基本全部已被羽毛覆盖,已能飞翔,体格也已健壮。其体形虽似成鸟,但是发育尚未完成,故还不能鸣叫,这时期的饲料可完全与成鸟相同。

饲料与粪便:
鸟类有较强的消化能力,但在雏鸟阶段,消化机能尚在发育过程中。故对饲料质的变更、量的增减等适应能力较差,所以,正常情况下不能随意变更,雏鸟对饲料的质与量是否合适应,可以从其粪便外表来观察,正常的粪便黑褐色占1/3,白色2/3,外面包裹一层粘膜,犹如粪在塑料薄膜中一样,不会散开,野生时亲鸟就可用嘴将鸟粪叼出巢外。黑褐色偏多,粪便粗大,说明食物营养低,增加热量物质。白色多而粪便细,说明肉类蛋白质含量过高。大便水多,说明食料偏稀。

(二)疾病防治篇

1、螨虫:育雏的窝潮湿易孳生螨虫。会使雏鸟奇痒甚至极度贫血而死亡。

预防: 经常调换,使窝保持干燥。发现螨虫用灭虱精喷洒。


2、吸入性肺炎:饲料过稀,误入呼吸道。
预防:根据日龄干湿要适中。
3、弄破嘴:喂食粗暴。

防治:涂搽红霉素软膏


4、骨折:外力造成。将断骨固定好一周痊愈。


5、嗉囊灼傷:人为不注意造成,喂太热的食料。

6、粪便异常:(1)肛门外沾粘大便及羽毛, 造成阻塞。(2)大便太干, 阻塞肛门。用湿棉签清洁。
发表于 2011-6-18 18: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8 18: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奉献经验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8 19: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8 19: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9 0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9 00: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