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雨季鸣虫旺季之前的杂事之五:
杂谈小型鸣虫饲料
这是我的《江南雨季鸣虫旺季之前的杂事》系列最后一篇,等到要码字了,才发现这是这个系列中最难写的一篇,几乎有点无从下手。
讲个几十年前看到的故事,大约是说聪明的劳动人民的:一个吝啬的地主婆以包吃包住的方式用了一个使唤丫鬟。地主婆规定丫鬟一天只能烧一次粥(北方人叫稀饭)来解决一日三餐。聪明的丫鬟问地主婆,粥是烧稀一点还是干一点,地主婆说当然稀一点。结果粥煮的很稀,基本看不到完整的米粒。一段时间下来,地主婆吃不饱,抗不住了,说不行,烧干一点吧。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地主婆还是吃不饱,为什么?碗里清汤寡水的,只有一些没有完全煮开的米粒,大多数米粒在粥煮开后不久,给聪明的丫鬟给捞了先吃了。这个故事和这篇小文似乎有些不搭界,但至少说明:米煮烂后的米汤和米粒煮开,都是营养最好的。
二十多年前,南瓜是小型鸣虫的主食,苹果绝对是个奢侈物,那时农村人说的猪吃南瓜也是人们的次主食,后来人吃改良南瓜,是为了健康,那是后话。二十多年前不论是店里出售的,还是自己制作的虫盒,基本没有食槽,只有一根竹签。文化大革命“破四旧”那年,我十四岁,混在一群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小屁孩中间,看大人们抄小街上一户人家的家,矮楼上抛下来不少牛角的园盒(现在叫万体),我抢检到几个,没有食槽,后来工作了,做的食槽就是中间一根竹签;后来做的第一个盒子是上下红木,正面玻璃,反面层压板,中间一个有竹签的食槽,左右是用织毛线的竹针做的排栅栏。那时小型鸣虫出售,纸盒里也是南瓜,可以佐证。后来虫盒有了食槽,泡饭、南瓜成了小型鸣虫的万能食物。店里出售的小型鸣虫,纸盒里是泡饭、南瓜互换。现在,万能的泡饭、南瓜成了小型鸣虫的主食,这一点,基本形成了共识。
除万能的泡饭、南瓜外,苹果、胡萝卜、黄瓜、西瓜无甜味的瓤、红薯(有的地方叫山芋)等基本人可以吃的食物,也给小型鸣虫吃了,成了有些虫友喂鸣虫的次主食。至于红枣、很淡的人参汤、钙片、豆浆、牛奶、螺旋藻等也有虫友喂给鸣虫吃,好像是为了给鸣虫增加营养、延长鸣虫寿命,这些东西,半个月或更长时间吃一次,应该无伤大雅,多吃肯定不行。杂粮制作的馒头、窝窝头也有虫友作为方便食品喂小型鸣虫的,我也试过喂馒头:浸过水的馒头,软软的,呈蜂窝状,那次是我感到的最佳状态:蜂窝状的食品肯定很保湿。但好景不长,蜂窝状很快消失了,还是成了糊状有粘性的一坨!
婴幼儿吃的营养米粉、粉状鸣虫饲料、各种豆类干粉配比调和等也成了有些朋友探讨鸣虫食物的一个方向。
有朋友将鹩哥吃的颗粒饲料用水浸泡后喂小黄蛉,据说效果不错;根据有的虫友介绍,绣眼鸟吃的粉状饲料加水调和泡饭、南瓜、苹果等轮流喂鸣虫幼子效果相当好,我也试过。在我的体验中,绣眼粉状饲料可以列为饲养鸣虫幼子的万能主食之一。鹩哥吃的颗粒饲料、绣眼鸟吃的粉状饲料我现在一般十天左右喂一次,给家里现在饲养的人工大黄、中黄、小黄等吃,当然这些鸟吃的饲料中我会加一些营养米粉或奶粉。
南瓜、胡萝卜、红薯,我习惯喂煮熟的;苹果切小块,也试过大约是小黑牛介绍的用勺子刮泥的方法,但苹果在空气中容易变黑,成泥的苹果发黑更快。如果预计有离开两天不到的活动,一般是喂苹果、胡萝卜、南瓜等水分相对大的食品,虽然会有变质情况出现,但比鸣虫缺食、脱水干死好。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办法正常喂鸣虫,食槽里食物拿掉,加一些水也可以。
好像有朋友说过,变质的食品,鸣虫吃了基本没有问题。当然最好不要让鸣虫吃变质的食品,不过,变质的食品有时可能就是鸣虫的臭豆腐、霉干菜——当然这有些说笑的味道了。
玉米做的窝窝头,在1966年到北京串联时吃过,难以下咽,现在的窝窝头味道不要太好,但我没有喂过给鸣虫吃,但玉米肯定也是鸣虫的食物之一。在我刚进青鸟时,在鸣虫网页,看到过有虫友介绍说,据说是老虫迷的秘诀:取500克小米的三分之一,蒸熟,加2个嫩玉米,打碎混合,摊平,放冰箱的冷藏室,喂时,取一小块,融化就可以了。我于是在2010年6月做了一次,不过在用家用搅拌机搅拌时,加了3勺孙子吃的奶粉,这后来成了我喂所有鸣虫的食物之一,到2011年春节,家里冰箱储藏食品,将它请出了冰箱的冷藏室,所存东西已不多,后来放置不当,有些变质,就扔了。虽然那位虫友介绍说,放冰箱冷藏室的作用是避免饲料太粘,实际上喂食时还是发现有些粘度,特别是水分挥发得差不多时,粘度更大,体质弱的鸣虫还是会有粘须死亡的事件发生,不过,我还是喜欢这个食品配方。最近,看见市场上有玉米了,在6.14,又做了一次。这次稍微做了调整:小米数量不变,玉米没有找到嫩的,只用了1个有些老的,加了2粒钙片、5粒牛初乳、大半个苹果、2小勺奶粉、约5个麻将牌大小准备喂鸣虫的熟南瓜,在粉碎机中粉碎后摊在保鲜盒盖上,放在冰箱冷藏室。当天,将做好的饲料喂了刚抓到的青竹幼子等,发现青竹幼子很快就去吃了。这个饲料的配方,优点是基本是适合小型鸣虫的胃口,缺点是有些粘。
5月4号, 根据自己的瞎想,用胡萝卜(生的)5份+熟山芋、南瓜1.5份+营养米粉1份+绣眼料0.5份+牛初乳3粒+钙片1.5粒,加矿物质水,粉碎机粉碎后,做了今年第一份配合饲料,配方的数字是大约的比例。喂给鸣虫吃,第一个发现是紫竹喜欢吃,因为拉的便便是带色的。从营养角度说,应该可以,反正我喂虫的饲料基本不会每种连续喂两天以上,泡饭是会连续喂两天以上的。但这个饲料配方有利有弊:利是不粘,不会粘须;弊是易变质、发白、长小毛。室温在24摄氏度时,喂食比较合适。
如果有可能,还想做一份纯素的鸣虫饲料,那就是超市里出售的按比例配好的袋装青豆、玉米、胡萝卜丁,煮熟后粉碎,估计也会对鸣虫的胃口。或者买一些豌豆、玉米、胡萝卜按1:1的比例,煮熟再粉碎——现在住旧宅,买菜很方便,到月底孙子幼儿园放假,又要住新居去了,那里住的地方虽然宽敞,但买菜真的很不方便。
至于有虫友喂鸣虫吃煮熟的虾、肉,还是那句话,可以,时间一定要相隔较长为好。
有些地方的人没有吃泡饭的习惯,只吃稀饭(粥),但是稀饭粘性太大,不适合喂小型鸣虫。建议将准备做鸣虫食物的少量稀饭加一点水,用筷子搅一下,水倒掉,重复几次,到米粒无粘稠物后就可以喂小型鸣虫了。
迄今为止,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气候条件下,关于小型鸣虫饲料粘度大、保湿、保质时间短等棘手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期待虫友们一起来想办法,攻克这个难关!
这个帖子,努力想囊括我在上这个网站后,所看到的关于小型鸣虫饲料的绝大部分虫友的资料,尽可能的整理得完备一些,以杂说形式客串一下,自己的想法也是虫友们经验的启发,在此向全国虫友们致谢!
《江南雨季鸣虫旺季之前的杂事》系列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