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8-16 16: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核雕
:
苏州 光福 舟山
所谓核雕,就是将一只小小的橄榄果核细雕细琢成各种山水人物、动物、吉祥图案之类的饰品玩物,供人坠挂和玩赏。早在明清时期,苏州吴县光福、东山等地的传统核雕工艺就已名扬四海。宣德年间,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出十六名孩儿,童身只有半粒米大。
明代以桃核雕舟,名家辈出,屡见著录。魏子敬所记王毅,微雕核舟,复盖竹篷,“船舱宽敞”,有小窗四扇,可以开闭,右窗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为刻划苏东坡、黄庭坚、僧佛印,泛舟赤壁也。舱中苏、黄各执书卷一端,相对而谈,佛印袒胸,胸挂佛珠,粒粒清晰。船尾二人,靠一扇火炉,侧耳向火,仿佛耳听壶水沸腾声。船底铭刻:“天启壬戌(1622)秋日,王毅叔远甫刻”,并篆文小印:“初平山人”。魏子敬此《核舟记》,曾收入我国中学课本。大书画家李日华在《六砚斋笔记》,也记有王毅另一同类作品,足见王毅所作之精微,世代传诵。明代陈贞慧《秋园杂佩》,则记有丘山另一核舟。到清代,核雕续有进步。清初有人雕念珠一百零八枚,“圆小如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等“合计之数五百”。核雕之精如此,故清代士大夫,往往以此为饰,随身佩戴,更入佳境;有雕成双层画舫者,人物竟达五十八名之多。现今核雕传世品,只要精微,无做旧痕迹,即百年前物,颇具收藏价值。
当代核雕新品也有佳作值得收藏,当代收藏品的特点要作品单一性强,理论上越卖越贵。没有重复性,工艺精致,这样的艺术品就是明天的文物,后天的古玩。这也是今天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纯手工雕刻工艺品送人的原因。一些名作品的橄榄核雕刻就具有这种特点。所以现在社会上流行玩橄榄核,具体工艺的好坏这就要凭你个人的眼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