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759|回复: 4

金丝雀人工繁殖(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0 13: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丝雀的人工繁殖
  金丝雀别名玉鸟、白玉鸟、白燕、金丝鸟、芙蓉鸟、白玉等, 体态优美,鸣声悦目,能教以放飞、接物、戴面具等多种技艺,是世界名地广为饲养的笼养观赏鸟之一。常见的金丝雀品种:1、颤音金丝雀
;2、桔红颤音金丝雀 ;3、红金丝雀;4、卷毛金丝雀;5、月牙金丝雀; 6、山东金丝雀;7、白色金丝雀。国内的金丝雀有三个主要品种,即德国“萝娜种”、“山东种”和“扬州种”。
   1、配对
    金丝雀的繁殖一般在当年11月至翌年7月,在繁殖期到来的配对以前, 应在饲料中加入鸡蛋小米,促使鸟发情。在交配前1星期,将两鸟笼挂在一起, 当发现雌鸟和雄鸟隔笼交吻的时候,再把它们一起放入繁殖笼内,当雌雄鸟和好生活以后,可把人工巢(如前述)挂在繁殖笼的左上方,当看到雌鸟嘴叼羽毛在巢上徘徊或在巢里打旋时,表示已开始筑巢了。这时应把清洁的棉花挂在笼柱上,鸟儿很快就会衔去把巢筑好。在配对时应注意避免不同类型的品种杂交,以保持某些名贵品种的特性,当然,如为了培养新品种则另当别论。雌雄种鸟的年龄最好不是同龄的,以年轻的雌鸟配以中年雄鸟(1岁雌鸟配以2-3岁雄鸟),或中年雌鸟配以年轻的雄鸟( 2岁雄鸟配3-4岁雌鸟)。雌雄鸟配对一般是一雄一雌配对,也可以1雄配以2雌。 若1雄配以2雌,则应该交替合笼,在产卵前单日并甲雌鸟笼内,双日在乙雌鸟笼内,至产卵后应改为上午在甲雌鸟笼内,下午在乙雌鸟笼内,否则会影响卵的受精。另一种1雄配2雌法是待甲雌鸟产卵完后再将雄鸟放入乙雌鸟笼内。雌雄配对建好巢后3-4天就可产卵,一般每窝产卵2-6枚,以产3-4枚为好。
    金丝雀最理想的交配时间是在产卵前的3-5天。雌鸟在发情旺期才让雄鸟交配,其发情旺期的表现是:两翅轻轻下垂,两腿微弯,头向前伸,尾部翘起,发出连续的唧唧声。一般雌鸟发情旺期持续5-7天,每天交配2-4次,而雄鸟没有明显的发情周期,其民情一般延续到雌鸟不繁殖为止。雌雄交配成功的表现是它们在原地不动,翅膀轻轻下拍,并发出咯咯声。
    2、孵化
    金丝雀孵化由雌鸟担任。在自然气温下,因南北气温不同,孵化时间长短有差别。在南方一般14-15天就可孵化出小鸟,而在北方则要16-18天才能孵出。由于雌金丝雀每天只产1枚卵,而且产第二枚卵时就开始孵化, 所以雌鸟出壳时间不一致,先产的卵雏鸟早出壳,后产的卵雏鸟晚出壳。同一窝的雏鸟个体差别较大。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有的地方在雌鸟产卵后,用石膏制成的假卵换出真卵,卵取出后要钝端向上,尖端向下,置于棉花上,不能放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地方,并防止猫狗咬和虫子危害。到产下第4卵时,才把另外先前产下的卵同时放进巢里, 拿出假卵,让雌鸟孵化。这样,四只雏鸟就可在同一天出壳。入孵后第6天, 通常要在灯下或阳光下验蛋,看其是否受精,如果看到卵黄已化开,并有血丝样的条纹,说明受精卵已正常发育,应放回巢内让雌鸟继续孵化;如果是卵黄没有什么变化,说明它是未受精卵,可以把它拣出。在南方经过14天的时间, 雏鸟就可以出壳。 如果14天雏鸟未出壳,切不要再去检视了,因为边个时期的卵壳很脆,稍一移动就会破裂,使雏鸟的身体受伤,可以再等一天。孵化期的饲料要提高菜籽或苏子的比例,使之达到饲料总量的20%-30%,以供给足够的热能。
    3、育雏
    (1)自然育雏:金丝雀孵卵由雌鸟担任,经过14天孵化,雏鸟就破壳而出。 出壳的时间一般经过5-6小时,未出的,可以用人工剥壳方法帮助出雏。刚出壳的雏鸟,全身裸露,只布有稀疏的黄色绒毛,头部特别明显硕长,双目紧闭,一周后开眼。雏鸟怕冷,主要依靠雌鸟保温。如果雌鸟离开时间太长可不善育雏,雏鸟就会冻死。
    全部出雏后,要先给亲喂啐小米。30分钟后检查雌鸟咽喉部有饲料,若是发现黄色或绿色时,说明亲鸟已经开始喂饲雏鸟。如果亲鸟不喂雏鸟,就要人工喂饲。前期喂养雏鸟主要由雌鸟负责,而雄鸟是大力协助的。雄鸟停在巢旁,以半消化食物先喂雌鸟,再由雌鸟喂给雏鸟。2周后的育雏任务主要是由雄鸟负担。 繁殖力强听雌鸟又开始产蛋。这时可吧用灯泡保温雏鸟,并进行人工喂饲。在育雏期间,每日喂给青菜叶,条件许可的喂一些熟蛋黄。一般育雏,最早20天即可离巢饲养。雌雄鸟哺育雏鸟正常时,24天后雏鸟羽毛丰满,并能逐步学会觅食,若发现雌鸟频繁啄拔雏鸟羽毛时,说明母鸟已开始发情。这时应及时把小鸟分笼饲养,并尽量远离母鸟,因为有一些母鸟叫声低劣,是造成幼鸟学坏师而出现“混嘴”,降低鸣唱质量。
    雏鸟离巢时间迟一些,体质较好。因此在母鸟发情后产蛋前,应另做新巢,以免妨碍母鸟产蛋而引起欺侮幼鸟。亲鸟一般是性情温和的,在下一次产蛋前后,仍可与幼鸟同居,到第二窝蛋孵化数日后才移走雏鸟。若雌鸟此时虐待幼鸟,应把雌鸟与幼鸟分开。
    (2)人工育雏:发现雌鸟不哺育雏鸟时就必须进行人工育雏。4-5 日龄的雏鸟饲养比较困难,1-2日龄的更难。人工育雏时,如果雌鸟对幼鸟仍然保温,只是临时人工育雏,或者个别补料时,则不必考虑人工保温问题。如果喂料的头数太多,取出鸟巢后怕幼鸟太冷 ,就要用灯泡保温,以免喂料时间太长而冻坏小鸟。如果母鸟有病死去或失去母性,对雏鸟除了要进行人工喂料外,还需要用灯泡保温。每日从早上到傍晚,每1.5-2小时喂料一次,把蛋茸、蚝壳粉、菜与水少量,放在乳钵内磨成糊状,用搔耳具(耳挖)或注射器给料,喂饲雏鸟。
 楼主| 发表于 2005-9-10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丝雀人工繁殖(转贴)

金丝雀为何在求偶时变声?【转贴】
作者: | 2005年05月30日 15:46 | 原始出处: 新华网
新华网援引《北京科技报》消息,五颜六色的金丝雀在丛林中欢快地飞来飞去,嘴里发出阵阵悦耳的声音,很招人喜爱。然而科学家最近发现,金丝雀在某种特殊状态时会突然变换曲调,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雄鸟在特意吸引雌鸟的注意。而且只有当它在吸引异性时,雄鸟才会改变常规叫声,一旦“勾引”工作结束,声音就会恢复到常态。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13日的《科学》杂志上。
    最新研究发现,金丝雀从小通过模仿练习唱歌,而且在梦中即兴变调。
    金丝雀又称芙蓉鸟、白玉鸟、白燕等,是雀形目雀科中成员,它的体形比麻雀还小。它不仅是一种受人宠爱的观赏鸟,同时也是著名的小歌手。但最近科学家观察发现,成熟的雌金丝雀能将其歌声变成一种古怪的颤音。这是为什么呢?
    人类之所以会说话,和从小模仿大人说话有关。最新研究发现,稚气未消的雄金丝雀也是通过从小练唱学习唱歌的,它们被单独地关在隔音笼子里,准确练习与模仿电脑播放的鸟歌。
然而当春天的脚步来临时,它们就能一本正经地通过重组歌曲结构来“改变曲调”,使它们的歌声与成年鸟的歌声一样,期望能够吸引异性前来相会。这种变声如同男孩儿青春期的变声,它们似乎在向世界宣告:“我成年了,谈恋爱吧。”
    这一意外发现表明,金丝雀唱歌时遵循的是自由发挥和传统歌唱相统一的原则。唱歌时,金丝雀和人类有些类似,都是将不同的发音小节重组成不同的歌曲片段。然而比人类更高级的是,鸟儿在梦中也能“唱歌”。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斑胸草雀在唱歌时,它们大脑的特定部位会被激活。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特殊的微型电波记录装置发现,斑胸草雀在睡眠过程中,其主管唱歌技能的大脑神经元仍活动频繁,其形式与它们唱歌时极其类似。他们发现,斑胸草雀不仅能把白天唱过的歌记在脑子里,在睡梦中反复练习,使演唱更加熟练,而且还能在梦中即兴创作出变奏曲调。研究人员说,鸟儿在梦中无声地反复吟唱,目的是加强记忆,这也许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人类的学习过程。
    通过歌声,鸟儿们可以表达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健康状况和繁殖状态。
    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家、金丝雀研究的负责人蒂莫西•加德纳表示,鸟的歌声表达了它们此时此刻的情绪,类似一些乐器演奏的曲子,虽然没有词,但却在传达某种情感信息。从悠闲娱乐到恋爱求偶,歌唱范围广阔的雄金丝雀可以自豪地用不同歌声来表达自己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态。此研究的另一专家芬兰•罗迪波称,当鸟儿追求到一个猎物后,它们会马上歌唱:“我是一个如此好的觅食能手,我有时间来唱这些好听的曲子。”
    当春天的繁殖季节来临时,日子变得越来越长,雄鸟的歌声促使雌金丝雀从猎手向母亲转变。这些转变过程包括交配、下蛋和筑巢。罗迪波说:“雄鸟用歌声的真情来打动雌鸟。”
    鸟儿究竟为何会发出如此悦耳的歌声呢?科学家发现,一些会鸣叫的鸟儿,它们的气管分支处生长有良好的肌肉纤维束,当它们鸣啭时,喉部鼓起上下波动,然后会连续不断地发出悠扬动听的婉转鸣声。
    另外,德、美两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名为“FOXP2”的基因对鸟儿掌握发声的能力至关重要。“FOXP2”基因的变异能够导致人类出现语言障碍,虽然该基因在两者身上的构成极为相似,但它们却有着明显的序列差异。
    研究中,马普学会的科学家们选取了正在学习啼叫的金丝雀、鹦鹉、山雀等幼鸟,同时选取了林鸽等沉默寡言的鸟儿来进行对照,结果发现,那些啼鸟的“FOXP2”基因虽然不具备人类所有的特定序列片断,但总体构成与人类接近,而其他对照鸟儿的该基因在构成上则与人类有明显差别。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弄清动物发声的具体机制。
    为测试鸟儿突破常规的歌唱能力,科学家引诱金丝雀唱一些特殊的歌。
    研究人员将12只16个月大的金丝雀单独饲养起来,将它们从诞生时到第一次为人父母时的叫声都记录下来,用以比较成年后它们唱歌的声音变化。在实验初期,研究人员录制了一种人造歌声,让这些年轻的金丝雀聆听,这些人工合成的歌比一般歌曲要长,而且每个音节都有明显不同。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金丝雀都到了性成熟期和繁殖期,它们自我编辑和重组它们的歌曲,以达到与金丝雀歌曲的格式相符。但结果是,虽然歌曲中重组的部分出现了,但背景乐曲中依然留有人造歌的烙印。
    科学家发现,随着雄性激素分泌的增加和饲养日子的长久,金丝雀“改变曲调”的频率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彻底。马萨诸塞州技术学会的加德纳表示,金丝雀和其它唱歌的鸟儿相比,它们年轻时确实受到了规则的限制。让研究人员感到惊奇的是,当它们快速变换传统歌曲和非常规歌曲时,成年的金丝鸟仍然还会受到人造歌的熏陶。加德纳感叹:“它们好像是在用两种不同语法的语言在唱歌。”
    因此,科学家认定,金丝雀在年轻时的发音可塑性极大。令人失望的是,除了嘲鸟会从生物战略上来模仿别的鸟叫之外,大多数鸟儿都不会模仿其它鸟儿的叫声。尽管存在生物安全性的问题,但是研究人员还是通过单独饲养和长期非常规歌声的熏陶,临时改变了金丝雀的歌唱系统。科学家期望,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找到改变金丝雀发声的强大因素。
    ●相关链接
    隆隆噪音影响鸟类多样性
    荷兰科学家研究表明,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鸟类,不论是同类交流、吸引异性还是欢快歌唱,都不得不提高自己的音调,以保持物种的生存与繁衍。
    因为受到噪音污染,鸟儿的学习环境和生存环境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在英国的一些地方,由于每天震耳欲聋的交通噪音,小鸟出生后根本无法听清爸爸妈妈的鸣叫声,以至于只能以各种交通噪音作为参照系并模仿着去学“唱”,结果它们变成了音盲,原本悦耳动听的鸣叫声变成了令人生厌的怪腔怪调。
    我国科学家在国内的一座城市对32种雄性山雀的叫声做了采样收集,结果发现,城市中最为吵闹地带的山雀往往叫声出奇地高。他们认为,鸟儿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对付城市中汽车、飞机和各种机器发出的隆隆噪音。调查结果还显示,鸟类不断适应城市噪音已成为生存的一种必要,那些不能适应噪音的鸟类的数量都有所下降。人类制造的噪音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鸟类的多样性,各种噪音源成了鸟类新的生存选择压力。
    ●背景知识
    金丝雀的形态和习性
    人工饲养的金丝雀是从原产在金丝雀岛的野生金丝雀育种而来的,之后陆陆续续又育出许多颜色及形态不同的金丝雀,它是许多笼鸟中最普遍的一种。
    你可以从它们的鸣叫声轻易地分辨出性别,雄鸟的声音婉转动听,雌鸟只能发出简单的单音。金丝雀一年通常可产三窝,约3至6个蛋,由母鸟孵育14天,大约21天离巢,中鸟于12至14周时换羽。
【发表评论 | 收藏此页到博采| 推荐给朋友 | 大 中 小 | 打印本文 | 关闭本页】
【郑重声明】博客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博客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10 13: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丝雀人工繁殖(转贴)

冠金丝雀【又转贴】
名称 :冠金丝雀
身长:10厘米
平均寿命:10年
两性差异:需进行专业鉴定;雄鸟会鸣唱。
繁殖:孵化期14天,14天后羽毛长成。
幼鸟:与成鸟相似

  具有冠羽,是新品种的金丝雀中,由具冠羽的德国金丝雀与小型的边境金丝雀杂交产生。具冠的德国金丝雀与小型边境金丝雀的杂交品种,最早在英国的格洛斯特郡开始培育,在1925年一次大型的展示会上首次展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冠金丝雀开始流行。在金丝雀的养鸟术语中"暗黄色"和"黄色"这两个词所指的不是冠金丝雀的羽色,而是羽毛类型。"暗黄色"的羽毛较粗糙,体型略大,近年来比较普及。大多数金丝雀是没有冠羽的。
养方法 标准的金丝雀种子混合饲料、绿色食物和软性食物,可常用繁缕定期喂食。体格强壮,可整年养在温暖舒适的室外笼舍中。这种鸟不需喂食生色剂,价格也不贵,不需花太多钱就能买到品质好的品种,饲养上没有太大的困难。
繁殖 为准备繁殖的雌鸟提供巢盘,绝对避免以两只具冠的鸟互相交配,而且以"暗黄色"品种的鸟互相交配,也会导致后代羽毛上的包囊增多,在每次换羽后鸟背上包囊都会重新出现,可与"黄色"品种杂交来防止这种难以治愈的包囊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0 23: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丝雀人工繁殖(转贴)

好贴子,有深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11 08: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丝雀人工繁殖(转贴)

头晕   眼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