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爷看得起在下,每每给俺捧场,我多少有些受宠若惊。因为我和许冬瓜不一样,他向来是别人谈论的话题的焦点,而我就像那阴暗树影下的孤灯。多少有几分冷清寂寞。我反对过度的对人吹捧神化。什么东西什么人一旦被神化以后,下一步必然是说很多不着边际的胡话。最后成为笑柄,死的很难看。
古人都说,熟能生巧,我看还不止。熟还能生灵,在你潜心练习做某件事儿的时候,很可能冷不丁的大脑放电,灵光一闪,指不定又有什么幺蛾子的新想法。
此类的例子可谓是不胜枚举啊。就说那做包子点心的师傅都能突发奇想,即兴发挥。把包子做成了奶子的模样。尖儿上还不忘点上一抹红晕,使其更加生动诱人。秀色可餐嘛。
不能产生灵感的人,若细究其原因,多半是受中国教育模式毒害过深,成了教条模式化的动物,几近蠢驴木马,难以救赎了。
说到玩虫养虫,在这个乐趣横生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许多心得和诀窍的。
打个比方,哥几个不是最近都在养阴虫,例如黑虫什么的。阴虫有什么特点?我总结了就八个字儿------昼伏夜出 喜暗趋湿。你嫌放水盂麻烦,棉球挂足花,没关系啊,一个喝过一次袋泡茶包往盆里一放就解决问题了,既不会因为移动叫罐,盆什么的洒汤漏水,也不会误伤了虫足,稳稳当当的带着水汽儿。那叫一个舒服妥帖。就像小姐给你吹完箫,一脸媚笑的为你清洁老二和卵袋子一样。。。。。。。
再打个比方,说到北方冬季的大瓮养黑虫,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内部空间,份家们都用了些搭盖物。有树皮的,有竹管子的。一是给黑虫们更多的栖息隐蔽空间。另一方面也是避免若虫们过于密集堆积一处,引发僵菌和细菌病害。
如果改用饲养地鳖虫的那种凹槽纸板,那就更加简便迅捷了。一块纸板上正反两面共有30道凹槽。槽高3厘米深达4厘米。长度达45厘米.你自己算算每片纸板能藏匿多少个黑虫。理论上一片纸板就够120只黑虫栖息,而且除了下板子吃食儿,平时基本都呆在槽里,没怎么影响。每一道槽都有足够的空间让虫轻松无碍的蜕皮。干扰也少。大瓮养黑虫羽化时的干扰是淘汰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样一来,一个瓮按90只计算,基本一块板就搞定了。换食打扫直接提板子,轻轻抖动,然后整个缸底里基本没有虫,都是粪便和食物残渣,直接热开水冲洗,干净的纸巾一擦,搞定。既方便,又卫生。
罗里罗嗦的说了半天,不知哥几个脑子开始过电了没有,不过这大半夜的,还是消停些好,免得放电过度,一晚上折腾媳妇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