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五月,当他还是假皇帝时,曾进行了一次货币改革。除了当时流通的五铢钱外,他还仿照先秦古钱铸行了两种刀钱。钱体由刀环、刀身组成,刀环如方孔圆钱,穿孔上下镌有阴文“一刀”二字,以黄金镶嵌其间,光灿华美。刀身篆书“平五千”三字,意指其钱相当于五铢钱5000枚。
王莽发行的这种大额钱币,实际上是一种虚价大钱。这种货币的发行是靠政治的强力推行的,是对人民财富的公开掠夺。王莽在执行新币措施时,还“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府受直”。
从钱币史上讲,王莽铸行的“一刀平五千”上的“一刀”二字是用黄金镶嵌而成的,所以又称“金错刀”。黄金在古代就很贵重,错金,也就具有高贵、富有、华美的象征。古代在铜器上、印纽上、镜子上,甚至在旗杆上都曾有错金纹饰出现。王莽把黄金错在钱币上,是一种独特的创举。这种“金错刀”形状奇异,被泉家誉为“钱绝”。古代文人雅士也为金错刀留下了许多赞美之词。最早的要算东汉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张衡了,他在《四愁诗》中写道:“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留下了“金错囊徒罄,银壶酒易赊”的诗句。”唐代杰出的散文家韩愈也写有“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的诗句。
王莽称帝后,一直担心汉朝刘姓势力东山再起。认为“刘”字含有“金刀”凶煞之气,因此,在建国元年,他在进行第二次币制改革中,把含有“金、刀”字样的“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五铢都废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