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钩尖后挂法。这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用法,有人也把它叫做“挂钩尖”,其实并不是真的挂在钩尖之上。正确的挂法是,把玉米粒通过钩尖后挂于鱼钩倒刺的后面,然后左右旋拧两下,使玉米粒处于灵活的状态,鱼一旦吸入,玉米粒就会顺势后滑而把整个钩尖部分让出,使钩尖能瞬间扎入鱼嘴。钩尖后挂法,最多只能挂一粒。
2、钩弯处挂法。即把玉米粒挂在鱼钩的后弯位置,把钩尖完全露出来,这需要比较软的玉米粒,以便在鱼嘴触及钩尖时,丝毫也不妨碍鱼钩的顺利刺入。许多人都认为,鱼在觅食时,对鱼钩并不能理性地加以认识、理智地区别对待,即所谓的“眼中无钩”说。在专家得出相反的结论之前,我们钓鱼人当然乐意如此。实践表明,把玉米粒挂在钩弯处,是安放钓饵的最佳选择:完全裸露的钩尖,能在第一时间扎到鱼嘴的任何部位,没有任何阻碍;鱼在吸入钩饵后,即使已经感到异常而想吐出鱼钩,也因钩尖锐利毫无遮拦很难得成;一旦钩尖搭在鱼嘴上,在鱼试图摆脱的挣扎中,钩尖就会快速地扎深,穿透鱼唇并扎牢(有时可能扎在唇边的薄弱处而经不起拉拽者,另当别论)。钩弯处挂法,最多只能挂两粒,多了就会阻碍鱼钩的正常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