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31 20: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孔雀鱼繁殖的问题:
1.鱼妈妈就快要下鱼宝宝了!怎么办? 我买那些鱼才两天, 还不太会养他们啊~~~我还有一个小鱼缸, 可以给母鱼生小鱼用, 可是我可以把两条母鱼同时放在一个缸里吗?他们会不会互相吃他们的鱼宝宝呢??
答:
可以放在一起,切记下完后要把母鱼捞出来,它会吃小鱼的。缸不要太小了,要不母鱼会很急不安.孔雀是卵胎生的,可以买个生小鱼箱好了。把箱直接放在一比箱大的缸里,母鱼爱什么时候生就什么时候生,不用担心会吃小鱼了。当然缸里不可以再有其它鱼了不然母鱼不吃其实鱼也会吃掉小鱼的。
2.鱼肚子大到什么程度才算有小鱼了呢?
答:
只要不是撑大的就是有了! 但是不一定是要生的! 要生的时候腹部后面发黑几乎能看见里面的小鱼了,同时肛门又凸起的时候就是要生了!
3.白子孔雀产前征兆是什么?
答:
白子母鱼一般跟野生色母鱼一样,产前产道微开,成直角,有很明显的生殖孔突出,看肚子大小不一定准.
4.小鱼生出来后喂什么?
答:小水蚤、小鱼粉、丰年虾、微虫、蛋黄水(熟的鸡蛋黄捻碎)、剪碎的红虫,饲料可以喂捻碎的鱼虫干或者是干饲料都可以(捻成粉末状),喂活食小鱼会长得比较快.
5.我的小鱼快两个月了,才4,5厘米,而且现在长的速度越来越慢了,小鱼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段应该是什么时间,到多大的时候就不会生长了呢?
答:小鱼出生后两个月是长身体的时候,然后就开始比较缓慢地长大,这时候就开始接近成鱼,尾巴和背鳍变大变长,花色更艳丽.小鱼从出生后半年基本稳定下来.
6.如何预防母鱼难产?母鱼肚子已有一定规模,但还没有生的迹象,已经换缸,一日数餐,红虫,饲料,血虫,
胃口好,不好动。
答:别惊吓它,好水好饲料,准备生的时候换新水刺激一下,再生不出就没办法啦. 肚子大不爱运动很正常.孔雀不会撑死的,不过喂食过多沉在缸里很容易坏水.
7.请问为什么我的孔雀生下来的小鱼有一半还是卵?不说是胎生吗?
答:没完全受精或者已经受精但是没有发育好,也可能是血统太近或者营养不良。避免突然的变化(温度和水质量突然变化还有人为惊吓),好饲料伺候.
8.怎么分公母?(资料来自台湾老爹孔雀鱼交流网)
答:孔雀魚公魚正確的分辨方式是由腹鰭後的交尾器來判別,其他如尾鰭大小、顏色鮮豔等特徵可作為輔助判別,但有可能造成誤判;母魚則是由胎斑來判別,胎班即是位於腹鰭之上左右位置的黑色斑點,隨著母魚的長大與成熟,授精後的胎斑會越來越大,代表卵正逐漸發育成熟,一般來說,原生色母魚的胎斑是黑色的,而黃化種及白子的胎斑呈現黃紅色,但若子代為原生色,則胎斑也會隨之變成黑色。
仔魚需等到胎斑出現才能分公母,約時一個月左右,如果說需要處女母魚,只要當母魚胎斑出現後(母魚一定比較早出現胎斑),將母魚撈出。剩下的即是公魚,如此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9.生產前兆?(资料来自台湾老爹孔雀鱼交流网)
一般來說,受精過的母魚可以在28天內生下幼魚,但在夏天會縮短懷孕其至三個星期左右,母魚要生的時候一些特別的樣子,可以利用這些產前特徵將待產的母魚放置產子箱中:
【1】母魚的肚子脹得大大的,在胎斑處成方型。
【2】開始拉黑便,排便較為粗大。
【3】不太愛進食。
【4】總是靜靜的在一旁,並驅逐其它魚隻*近。
【5】很明顯的可以發現缸門口有點突突的。
【6】臀鰭會縮起,並不時會揚起尾部。
孔雀魚催生
如果母魚在生產前因為突然的外來干擾,或是環境急遽變化,可能會造成難產,這時就必須要作人工孔雀魚催生。藉由環境的反覆變化,可促使臨盆的母魚感到壓力而生產,例如水溫或ph值的上下震盪,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買魚的途中容易發現母魚生產。
有一個人工催生方法,就是放入加溫棒緩緩提高水溫,再移出加溫棒,使其自然冷卻,反覆行之。也可以把臨盆母魚換到全新的水中,當然是經過和緩的對水過程,除了有助於催促母魚生產,也能避免母魚生病,並給初生小魚乾淨的環境。我想不少人都有換水或下藥後母魚突然生產的經驗,應該是同樣的道理吧。
至於需不需要催生就是另一個話題了,有人是為了掌握採集仔魚時間,有人怕母魚難產。但在一般的環境下難產機率不高,倒是不當的使用產子箱造成的污染、緊迫甚至受傷比較可能造成母魚死亡,忽略產後母魚環境也是原因之一。
生產過程中的樣子
【1】母魚的下半身往下,頭部接近水面 。
【2】有時會上下上下沉或升。
【3】突然會衝撞一下,又停止。
【4】胸鰭拍動較平常還要快。
【5】尾鰭和腹鰭會縮一下縮一下。
【6】尾部稍稍揚起一下。
【7】仔魚像顆小圓球被彈出。
10.產後照顧?(资料来自台湾老爹孔雀鱼交流网)
生產後的母魚極為虛弱,除了要為母魚補充營養之外,最好可以更換部分水,因為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母魚所釋放出來的體液十分容易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大量細菌,在這幾個小時之間,大量的細菌容易造成大量幼魚死亡,也會讓母魚細菌感染造成其它病變,所以別忘了要在生產後換水。
而虛弱的母魚也要盡量減少外來的干擾,為了避免其它魚隻騷擾母魚,隔離開母魚會比較好,可以利用洗衣網或是另一獨立缸,讓母魚休息一兩天,而換水及日常管理均照常即可,飼料用活餌可能比較好,減少水質污染和刺激母魚食慾。
子魚在出生幾個小時內就可以進食,這時的餵養很重要,會關係到以後的成長,如果過能在出生前一個星期內,做到每隔一段時間餵食營養的豐年蝦幼蟲,是再好不過的,餵食人工飼料時,顆粒要小,要比幼魚的嘴部(頭部)還小才合適。
母魚尾鰭會因品種不同而有不同色彩。如果放在隔離箱中兩週後又懷孕了,可能是前次受孕卵尚未完全成熟,直到此時才成熟。母魚是具有儲存公魚精魚的能力,可以在沒有和公魚交尾的情形下,再生個幾胎還沒有問題。
11.怎么选种鱼?
答:有优秀的“父母”,不一定有优秀的“女儿”;没有优秀的种鱼,就一定没有优秀的仔鱼
优秀的仔鱼在于亲鱼的选择。选择亲鱼所注重的不只是外观,血统品质也同样重要。在系统化之下所繁殖的鱼种会明显地表现出各品种所具有的特征,且履次经过严格的选择与淘汰,进而被维持下来,才符合种鱼的条件。
良好系统下的亲鱼,其生出的稚鱼大都和亲代有相似的资质特性。然而,后天的成长、给饵、水的管理等环境和饲养技术如果出了问题,也会造成遗珠之憾。相对的,不好系统下的亲鱼生出的仔鱼,出现好品质的机率较小,即使奇迹般地出现漂亮的鱼来,也通常会有短命或生殖能力弱的现象,常会出现畸形或体质虚弱的仔鱼,当然也无法延续下去了!
在选择雄鱼方面,尾鳍夹角大,颜色及模样引人注目,体型健壮匀称,尾柄肥大,会来回地追逐雌鱼,充满生命力的雄鱼是最佳的选择。
在雌鱼方面,最重要的是尾鳍的形态、颜色、模样等,皆能表现其品种应有的特征。最好的情况是已产下一次仔鱼的母鱼,其腹部十分膨松,且呈暗色,是最为理想的鱼只。
买的时候以3~5个月月龄的鱼最为漂亮,如果选了太年轻的鱼,就不能判断其成鱼的模样如何。此外,超过6个月大的鱼不易用在繁殖上,虽然较美丽但寿命较短,并不能提供你长期观赏的需求。
你在水族馆内可以发现各式各样的孔雀鱼,其价格高低不同。有些已固定的系统品种其价格通常比较高,不过有时候孔雀鱼的品种是已固定,但如果产量大就可以较便宜的价格买到;同样的,也有些数量稀少的鱼种,虽系统尚未固定下来,价格反居高不下。所以孔雀鱼的价格通常是由供给关系来判断的,你可以依自己的嗜好及消费能力的多寡来考量选购。
12.关于丰年虾的孵化
Bettachild 孵豐年蝦經分享
孵豐年蝦其實真的很方便, 只是第一次的起步需要所需的器材就可以輕鬆做到
1.汽水膠樽(1.5公升或2公升), 從樽的底部約四份一位置橫切
2.樽的上部份倒轉放入底座, 注入水後只要仍能保持平衡就成功做了最簡單的孵化器
3.將化學鹽放入水中, 用鹽度計測到達標示位置就代表鹽度適當了,(當大家多做幾次就清楚鹽的份量, 可以省卻了測量的步驟)
4.放入普通的氣喉打氣, 注意喉管的出氣口要宜放底部以令全部的水都盡量接觸到氧氣。出氣量要令水面呈翻騰的狀態就可以了
5.放入豐年蝦卵
6.留意孵化的位置最好是陰涼, 連續打氣23-30小時, 時間視乎溫度及蝦卵的質數, 溫度較高所需時間相對越短(其間你根本不用理它)
到此階段, 可以算出由注水至放入蝦卵的時間約只需2分鐘
收集蝦卵我有以下心得 :
1. 打氣後第二天(24小時), 當然要知道閣下的蝦卵質素如何時間就會比較準確, 冬天就要較多的時間, 所以請留意你的樽禸的顏色變化, 卵狀的時候是深啡色的, 出世的幼體是橙色的.
2. 如見到樽內整的顏色已為橙色, 可停止打氣, 讓它自行靜止, 期間又可做其他的工作
3. 絕大部份的卵殼都會浮在水面, 可用小吸管或滴管小心吸走在水面上的殼
4. 將附在瀎邊的也一同抹走
5. 全樽水連幼體一起倒在一個容器(最好是比較寬及平的透明容器
6. 往豐年蝦聚集的地方用吸管吸取再放上隔網, 稍稍沖水即可餵食
這階段一般所需時間約為2-3分鐘。所以所需的時間非常之小。亦非常輕鬆。相對於剪紅蟲或狂斬紅蟲會較方便及雅觀。
(因普通的魚網的孔絕對比豐年蝦的幼體為大, 所以隔網我用自製的, 只要兩塊圓圈的硬紙前成:O型, 兩者夾著一塊布, 實驗過透汗的底衣最好, 能迅速散走水份及留住幼體, 再用膠紙將兩個圈牢牢定位, 喜歡的話在圈上加上一條手就會更好用)
希望對想孵豐年蝦的人提供一些心得及幫, 亦解除了孵豐年蝦過程複雜的疑慮
13.累提供的豐年蝦孵化器制作及孵化方式
家裡有小小魚出生了,是多麼高興的一件事呀,但是,高興之餘,所帶來的苦惱還不少呢...開始為了仔魚的三餐而煩惱,要餵什麼? 這麼小要用什麼才吃得下?
呵呵~~~可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呀~~~當然,在網路上問了一些有生小小魚的人之後就大概知道啦,『豐年蝦蝦苗(或稱無節幼蟲)』、『草履蟲』、『微蟲』、『輪蟲』等等。
這些算是浮游生物的生物來當小小魚的餌料。底下,先就來介紹所用水質和其他浮游生物不一樣的======豐年蝦蝦苗(或稱無節幼蟲),以下簡稱『蝦苗』。
先說明這些並非由我一人想出來的,而是一些網友所教、前輩所教、及我使用後覺得不錯說出來大家參考用:
* 首先購買蝦卵,相信一般大一點的水族館、短鯛、孔雀魚專賣店應該有在賣。蝦卵重視的不是價錢高低而是孵化率,當然,去買了之後就可以知道價錢和孵化率是呈正比的關係,而買的時候因為大都是買散裝的,問店家孵化率,也只能做參考,我想還是稍微注意一下價錢的問題,一般小小罐裝大概一克10元,一磅裝2300~3000不等,看孵化率也有100克裝650~800不等...。買到了蝦卵,帶回家若沒馬上用,最好放在乾燥的地方,或是冰箱下層冷藏。然後開始準備製作孵化器,當然也有在賣人家做好的孵化器,這個東西,可以去醫療器材行買,醫院是用來放洗滌水或是通腸用的貯水的。若要自已做就看下面的介紹:
1。準備一個2公升的保特瓶(因為它夠大,雖然每個人孵的量不一樣,但是,以製作方便性來說,這個比較方便),然後離瓶底5~8公分處剪開,記得,瓶底先不要丟掉。
2。將保特瓶倒置,瓶蓋打洞(若是金屬蓋,就鐵釘打洞,若是塑膠蓋,就把鐵釘燒紅拿來熔開),然後將風管放入,伸入的長短大概離瓶蓋的底部不過超過一公分為原則(因為一來可以使沒孵化的卵沉入底部我們不會吸到,二來,可以直接吸到蝦苗),然後,盡可能地用silicon封死瓶蓋(其他種的膠我沒用過,就silicon最好用,絕對不要用水溶性的喔)。如此算是大功告成。
3。當然,你會問那要怎麼放這個孵化器,有二種方法,第一種:就是倒置後在上方兩側打洞就可以掛起來;至於掛在哪裡....這,自已想辦法。再來就是剛剛不是有一段瓶底嗎?留下來的原因就是再讓它當這個孵化器的底座,所以,當初不能貪心割太底部。
補充說明:若不想在底部打洞,不想用silicon補洞的話,就記得把瓶蓋鎖緊,然後風管採用由開口處放入的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
附註另一種方法:
1。去找以前舊型的保特瓶,就是在瓶底還有一段黑色、咖 啡色襯套的那種也是有2升的
2。將離瓶口處剪掉使瓶子呈圓筒狀。
3。把底部襯套慢慢剪開, 只留底部這樣會看到一個保特瓶被粘在黑色圓盤上,這下就不用擔心要如何使孵化器站起來的問題了。
4。如此也就算完成了。
喔,上面所說的,所加入的風管,不可插上“氣泡石”,因為氣泡石的小泡泡,會打死剛孵化的蝦苗,尤其是蝦苗剛孵化時,泡泡破掉的瞬間,力量粉大足以使蝦苗死亡。
以上為孵化器製作方法,本人用的是下面附註的方法。
再來,就是如何孵化了,大家最最苦惱的事就是孵化了。以下幾個步驟就是孵化的方法。
1。將水加入孵化器,大約七分滿到八分滿。
2。加入鹽巴,可加入海鹽、精鹽、或是人工海水,當然以方便為原則,若要好的孵化率,海鹽、人工海水是不錯的選擇。所加的量以達到水的比重為1.01~1.02為優,當然這又要買一個比重計,若想省錢就不要買,以個人感覺來判斷,因為,豐年蝦的生長環境不是只在死海中,在內陸湖中最多,例如死海、或是美國的大鹽湖等。所以鹽分的要求,不是非常嚴格,若以調味用的湯匙用量大約為四到五湯匙,滿滿的喔。若以泡老人茶用的杯子來量的話,大約為八分滿的鹽巴用量。
3。在調好的鹽水中加入蝦卵,適量為原則,先放入的蝦卵會上浮在水面上,有些會下沉,因為乾燥卵的關係所以要先靜置十分鐘左右,使卵含一些水分,開始呈現比較深一點的顏色,這時再打入空氣開始孵化。在孵化前一天,會有一些蝦卵會卡在瓶壁上面,為減少浪費,可以用手指將這些蝦卵刮到水中。
4。孵化,一般在夏天常溫,大概18小時左右可以孵化,建議等24~30小時這時已經完全孵化,可以減少浪費。若是冬天,沒有隔水加熱的話大概36~48小時後孵化,若有隔水加熱,就同夏天的時間,若不敢確定,那就試著看水的顏色,開始孵化後,水的顏色開始出現深一點的咖啡色,帶點紅棕色,這時也差不多有2/3以上的蝦苗了。
5。採集,這也是滿費心的一件事。以下有兩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因為蝦苗也是浮游生物,一般浮游生物有趨光性,所以只要有強的光線,牠們就會向光線強的地方聚集。因此孵化完成之後的蝦苗,等靜置一段時間(五到十分鐘)後,用以手電筒在瓶子的一個角落照射,這時蝦苗就會開始聚集,就可以用滴管或直接由下方漏水收集了。
第二種:我們不以蝦苗的趨光性來採收,我們以水質的比重不同來採收,孵化的水我們只裝了八分滿或七分滿,因此離全滿還有一個空間,在孵化完成後不等蝦苗靜置,就加入自來水,加至全滿,因為本來的鹽水,現在加入自來水,所以水的比重就改變了而蝦苗本身體內本來是處在比重比較重的水質,現在比重變小了,而蝦苗本身體內的比重還是原來的,比淡水重,所以使蝦苗會下沉而卵殼上浮,死卵也下沉。這時,等靜置一段時間後蝦苗一般是在中下層,幾乎整群聚集著,這時就可以放開風管、或用滴管去採收。又或為了更方便採收,可以在靜置後,用力將瓶口擠壓,使卵殼就這麼被壓出來,這下就更好收集了。
6。貯存多的蝦苗,一般若非繁殖場或魚隻過多,不然,孵化一次用不完,放入鹽水中頂多再撐一天就死了,所以要有一個方法來放蝦苗。本人以先將蝦苗淡化後(本來牠的水是鹽水,我將牠們放入淡水中),放入冰箱下層冷藏,這樣的溫度可以使蝦苗類似冬眠狀態,可以放大約兩天到三天,同時,就算已經死亡水質敗壞的程度也不會像直接以孵化的鹽水來得快、來得差。因為孵化完後的水,裡面或多或少有一些先孵出來然後死去的蝦苗,所以裡面有太多的蛋白質,這足以使水質一下就敗壞了,因為在這邊建議最好是淡化再來冰存。而且淡化的蝦苗拿來餵食小魚也比較適當。
以上大致是孵化器製作及孵化、採集方法,供大家參考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