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17|回复: 15

[图片] 大家猜一猜是什么--自然的东西想做一对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7 16: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猜一猜是什么
DSC00625.JPG
DSC00627.JPG
DSC00629.JPG
DSC00630.JPG
发表于 2007-3-17 16: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什么材质 请指教
蝉是人们常见的昆虫,由于它鸣声响亮,生活习性奇特,因而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玉蝉出现,著名的商代殷墟“妇好”墓,曾有玉蝉出土,同时出土的玉坠、玉琮也有一些饰以蝉纹。可见蝉的形象作为一种装饰,已经问世好几千年了。   
    玉蝉就其用途,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为佩蝉,顾名思义,是专门佩带在人身上以作装饰和避邪而用;另一种为冠蝉,是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的;还有一种用途较为独特,被称之为含蝉,这是一种专门放置于死者口中的随葬品。 汉代人讲究厚葬,他们认为用玉随葬可以达到使尸体不朽的目的,因此人死后要用玉做成所谓的“九窍器”来遮盖填塞身体的孔窍。其中放置于死者口中的玉器称之为玉含,而玉含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含蝉。古人认为蝉性高洁,“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故而十分推崇。还有一种说法,即认为蝉在秋凉之时从树上钻入土中,等来年春暖再从土中钻出爬上树,能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因此死者口含玉蝉便可祈望转世再生。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误解,钻入土中的只是细小的蝉的幼虫,蝉的幼虫在土中要蛰伏很长一段时间,短则两三年,长的甚至可达十七年之久,难怪人们不知道土中的蝉是怎么钻进去的了。   
    玉蝉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汉代的玉蝉,其线条简练,粗犷有力,刀刀见锋,表面平滑光亮,边沿棱角锋利,翅尖几可刺手,素有“汉八刀”之称。其后的玉蝉,纹饰渐趋繁缛,有的翅膀竟像苍蝇翅那样撇开,早没了汉代玉蝉的那股神气,特别是器物边沿及翅尖被磨成了圆角,这也是判断是否汉代玉蝉的重要依据。   
    佩蝉、冠蝉和含蝉的区别在于:佩蝉在头部有对钻成“∨”形的象鼻眼,用以穿系便于佩带;冠蝉则于腹部穿眼,眼形有直穿眼也有象鼻眼,可以穿线固定在帽子上;至于含蝉就不需要穿什么洞眼了,三者是不难区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7 22: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讲解!今天我炖了一个鱼头,这是一对鱼头里的石头,17*8MM.正好做两个小蝉,大家说可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7 22: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工巧匠,构思精妙,期待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7 22: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标题就猜是耳石,不过不知是什么鱼的,手边没有图鉴,楼主说说是什么鱼头啊,那么大,难道是鳕鱼头?
打2个孔玩玩吧,自然形态有意思,加雕工就刻意了,而且耳石是碳酸钙,硬度低脆性大,不适合雕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7 22: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把这种鱼叫鲈子鱼,是海里的有20多斤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0 16: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用深色做底,看不清楚纹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13: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是鱼的骨头吧,如果没错的话应该是牙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16: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骨头,也不是牙齿,叫耳石,是很多种鱼的脑颅内存在的一对碳酸钙质的石头,其作用相当于人的听小骨,主要是主管听觉的器官。鲈形目的石首鱼科,耳石特别大,因此得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3 19: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