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83|回复: 28

[原创] 浅谈‘套口流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0 0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都爱以‘百灵鸟’来比喻歌唱家,可见,我们养百灵鸟主要冲的是它的歌声。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百灵鸟也因地而形成自己的‘套口派别’,就拿老北京十三套与保定十三套来比较吧,不仅叫口内容有很大不同‘套口’的顺序更无从谈起,然而,你不能说谁的套口好谁的套口差(这要相互尊重),老天津口带‘大姐姐’,南方更有人喜欢画眉--------
因此,‘套口’的流派是客观存在的,大凡讲究的爱好者也由于‘套口’的原因而形成自己的特定圈子,意在让鸟儿们在统一的套口顺序下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拿戏剧做比较,唱京剧的一吊嗓儿咱们就能听出来,然而里面的的什么‘马派’啊‘杨派’啊等等虽各有风格但又融化在京剧这个大曲调里,这就是‘京剧套口’,呵呵!您听完这场戏后既沉醉在唱腔里又回味在派别里,绕梁三日------。
可要是将京剧与昆曲,坠子,河北帮子放一起共演一出戏,那--------------哈哈!
没辄!您要进入的鸟友圈子,您要引进的新鸟,事先都要考虑这个‘套口流派’问题,否则将来很蹩脚。
发表于 2011-3-30 10: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 各有所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10: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对,各地有各地的流派,各有各的套口,不能强加于对方。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1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在理,不过讲究归讲究不要太较真,太较真是真累呀,玩嘛就要以玩为乐以玩会友玩出好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11: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楼主感触还不少。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12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3-30 11: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19: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个人偏好也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21: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流行河北梆子口(保定口)京韵大鼓口(北京十三套)很难见到了










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22: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地有各地的流派,各有各的套口.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23: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蝶舞沧海于2011-03-30 21:33发表的:
现在流行河北梆子口(保定口)京韵大鼓口(北京十三套)很难见到了




.......
京韵大鼓又名京音大鼓,小口大鼓,于清末民初形成。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据老艺人说,它是由河北省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和清代流传于八旗子弟间的“清音子弟书”两者合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鼓书艺人胡十、宋五以及后来的刘宝全等人对木板大鼓进行改革:在木板大鼓原有的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将河间方言改为北京方言;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与部分唱腔;采用了大量子弟书的曲本,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它有以下特点:雅俗共赏的形式,刚柔并济的风格,说唱结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和写意传神的表演。
  二十年代是京韵大鼓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三大流派。其中刘宝全的造诣最高,有“鼓王”之称,蜚声曲坛50年不衰。以后有女艺人小彩舞(骆玉笙)崛起于鼓坛,她兼容刘、白等人之长,结合自身特点,创出自己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在低音方面吐字真切,声腔清楚,为一般女艺人所不及。她因此成为曲坛女鼓王,执天津曲坛牛耳三、四十年之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表现新生活,塑造新人物,表达新的思想感情,天津的京韵大鼓演员、乐师以及新音乐工作者投入了改革工作,如骆玉笙的《珠峰红旗》、《光荣的航行》、《和氏璧》,小岚云的《逼上梁山》,阎秋霞的《愚公移山》等等,均在保持曲种原有特色及流派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建国后京韵大鼓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演员,有成就的如赵学义(白派)、杨凤杰(刘派)、刘春爱(骆派)、钟玉杰(刘派)等。这些中、青年演员继承传统,大胆革新,使京韵大鼓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京韵大鼓重歌唱,唱腔属板腔体,专唱短篇曲目。其中传统曲目有《单刀会》、 《战长沙》、 《博望坡》等;有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据子弟书作品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等;还有一些写景抒情的小段《丑末寅初》、《风雨归舟》等。解放后反映现代生活的优秀曲目有《黄继光》、《光荣的航行》、《韩英见娘》、《刘胡兰》和新编历史题材作品《愚公移山》、《满江红》、《卧薪尝胆》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